栖霞寺
书籍: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796页(382字)
在江苏南京东北约20公里栖霞山中峰西麓,为我国着名古刹之一。南朝齐高帝建元(479—482)年间,隐士明僧绍字栖霞,在此结茅而居,后舍茅为栖霞精舍,请法度(437—500)主持。齐、梁两代纷纷凿造佛像,即今寺后千佛岩。隋时在寺旁建成舍利木塔。唐高祖时改栖霞寺为功德寺,增建梵宇49所,使栖霞寺与山东灵岩、荆州玉泉、天台国清齐名,合称“四大丛林”。唐高宗制《明征君碑》,改名“隐君栖霞寺”。唐武宗会昌时(841—846)寺毁,宣宗大中五年(851)重建。以后又曾改名“普云寺”、“岩因崇报禅院”、“景德栖霞寺”、“虎穴寺”等。太平天国时毁于火。光绪三十四年后由寺僧重建。寺后千佛岩石窟为我国唯一的一处南朝石窟,共有249龛,515尊佛像,有江南“云岗”之称。现有舍利石塔为南唐时建。5级8面,全系白石所垒,雕刻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