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
书籍: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825页(336字)
古代供祭祀用的畜牲的通称。商、周时代,天子、诸侯在祭祀中所用牺牲系毛色纯、整体的畜牲。1牛或1豕,称特牲;豕和羊2牲,称少牢;牛、羊、豕3牲,称太牢。天子、诸侯用太牢,卿大夫用少牢。据甲骨卜辞记载,商代还常杀人作为祭祀时牺牲,称人牲,亦称人祭。人牲身份,主要为俘虏,亦有奴隶,如羌、奚、臣、仆等。此制周代仍有遗留,战国以后逐渐消亡。《小屯南地甲骨3552》:“癸巳贞,卯二羌一牛(大意是,日癸巳卜问,杀两个羌人、一条牛作牺牲)。”《小盂鼎》:“用牲,啻(dì帝,祭名)周王、武王、成王。”《左传·昭公十年》:“秋七月,平子伐莒(jǔ举,西周诸侯国),取郑(gěng梗,莒邑)。献俘,始用人于亳社。”杜预注:“以人祭殷社。”
上一篇:圆寂
下一篇: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