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881页(366字)

五谷之一。同“尗”。《说文解字》:“尗,豆也。”本谓大豆,引申为豆类总称。原产我国。《·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先秦时期,产地以北方为主,后渐发展至长江流域及华南各地。为我国人民主要食粮之一。除作主食外,亦可作副食。最初用豆为豉制酱。《楚辞·招魂》:“大苦咸酸。”“大苦”即为豆豉。又作“黄卷”(豆芽)。王堆汉墓161号竹简载有“黄卷一石兼囊一笥(sì饲)合”。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创制作豆腐工艺。自西汉起,粮以粟、麦为主,大豆转为“蔬饵膏馔”。《吕氏春秋》、《齐民要术》、《四时纂要》、《四民月令》等均记载大豆栽培与豆制品制作。清乾隆五年(1740)被移植栽培于法国巴黎植物园,1790年传入英国,1855年由巴黎“远方植物学会”倡导,大豆在欧洲大陆作为大田作物广泛试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