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948页(244字)

“隄”亦作“堤”,“挡水建筑物。其大者为堤,小者为防;高者为堤,低者为堰。《荀子·王制》“脩隄梁,通沟浍……司空之事也。”《考工记·匠人》:“凡沟必因水埶(势),防必因地埶。”《水经·江水》:“江水都安县”注:“李冰作大堰于此……俗谓之都安之堰,亦曰湔堰,又谓金隄。”又“堤防”、“堤堰”常连用。《礼记·月令》:“命百官始收敛,完隄防,谨壅塞,以备水潦。”《南史》卷32《张邵传》:“及至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创田数千顷,公私充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