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018页(449字)

坟墓。古代葬地平而无封土者称墓,有封土者称坟。殷、周时代,为土坑竖穴墓,由墓道、墓室、腰坑等组成。墓室有亚字形墓、中字形墓、甲字形墓、目字形墓等多种。墓上均无封土。《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战国时代,仍以长方形土圹竖穴墓为主,墓中则积石、积炭、屯沙、填膏泥,以防盗、防湿、防尸体腐烂。此时始于墓上筑坟堆,墓地种植树木,作为标志。战国末期,出现以竖穴墓室为墓道,挖土洞为墓室的洞室墓,墓室分置棺的主室与置随葬品的耳室。同时出现以空心砖为材料堆砌墓室的空心砖墓。汉代以洞室墓为主,又分为几类。一为土洞室墓,为后代所沿习;一为砖室墓,西汉末出现,为后代的主要墓式;一为空心砖墓,东汉逐渐消失;一为石室墓,墓石上雕刻各种图像,始于东汉中叶。汉墓墓道多为竖井式和长斜坡式,墓内已有壁画,墓上均筑坟。坟高亦有规定:列侯坟高4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不同。魏晋北朝出现墓志。唐代墓室多作长方形和方形,宋代则有多角形和圆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