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钢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117页(379字)

北朝时新型炼钢工艺。将高含碳生铁溶化,浇灌于熟铁上,使碳渗入熟铁,以增加熟铁含碳量,然后淬火成钢,称灌钢(宋时称“团钢”)。调整生熟铁比例,则可得到不同含碳量钢。北齐人綦毋怀文曾以此法造钢刃宿铁刀。操作工艺有数种。宋代系将生铁、熟铁捆好入炉。《梦溪笔谈》:“用柔铁(即熟铁)屈盘之,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明代则将熟铁打成狭条薄片,生铁置其上,上盖草履,下涂以泥,火力到时,生铁先化,渗淋于熟铁之中,取出锤炼成钢。苏州、芜湖等处“苏钢”为灌钢发展高级阶段。其操作法为:先加热料铁,再将生铁一端斜放炉口加热,使炉温升高到1300℃左右时,钳出滴铁水的生铁,均匀滴于已软化料铁,一般淋滴两次,再锤击成钢。灌钢法是在汉代炒钢、百炼钢基础上发展而成,为炼钢技术重大突破性进展。在世界冶金史上有一定地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