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文化的出现

书籍:简明历史事件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0 06:58:58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3页(756字)

在我国中原广大地区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文化遗存。

由于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存,1928年在山东省历城县山镇被首次发现,故名。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广泛,东起海滨、西到陕西、南到江苏、北达辽东半岛都发现有这类文化。

大体说来龙山文化可以分为三个系统:一是河南龙山文化,除河南以外,还包括晋南和冀南部分地区;二是陕西龙山文化;三是山东龙山文化。

与龙山文化有密切关系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还有齐家文化、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

龙山文化距今约有4—5千年的时间,发达的耜耕农业是当时主要的经济部门。除了用磨光石斧、石耜劳作以外,当时还有改进了的骨耜和双齿木耒,到龙山文化后期还出现了用人拉的三角形石犁。

家畜饲养比仰韶文化时期有了明显发展,如在庙底沟龙山文化的26个灰坑里所发现的家畜骨骼,比同地仰韶文化168个灰坑里的家畜骨骼总和还要多。后世所谓的“六畜”,在龙山文化时期已经齐备。

随着制陶业的发展,黑陶的烧制成为龙山文化最具特色的手工业,特别是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造型美观,纹饰精细,有的陶坯薄如蛋壳,表面光滑,又采用烟薰法使之乌黑发亮。

薄胎黑陶的出现是当时制陶工艺水平的标志。龙山文化时期,社会结构急剧变革,氏族制度趋于解体,这种情况在墓葬制度的变化上有突出的反映。在龙山文化遗址的公共墓地里,原来体现母系大家族的迁移合葬和男女分区埋葬的现象已经基本消失。

这个时期盛行单人葬,还普遍出现了成年男女合葬墓。这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反映。

龙山文化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已经普遍下降,男尊女卑成为普遍现象。

当时的墓葬中,随葬品的质量和数量出现了明显的差别,反映了社会上贫富分化的现象。

龙山文化的发展演变体现了原始社会由兴盛走向解体的历史进程,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阶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