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23页(694字)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为数众多的不同学派争相辩论的活跃局面。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斗争非常激烈,经济发展空前繁荣。这些对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有着深刻影响。人们对于各种社会变革、社会问题,都有各自的愿望和要求、态度和主张。在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里,“士”的阶层特别活跃。“士”是当时知识分子的通称,他们带着不同的理论方略,走公室,进私门,游说当权者,希望得到任用。春秋战国是诸侯割据纷争时期,各诸侯国都竞相招揽大批的“士”为自己服务,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诸侯并争,厚招游学”(《史记·秦始皇本纪》)。当时的“士”可以各持一说,在诸侯国间奔走游说,合则留,不合则去,有人才流动的相对自由。另外,从孔子开始,广收门徒创办私学的风气日益盛行,许多学派由此产生,也涌现不少着名的思想家和学者。春秋战国时代的各个学派,即所谓诸子百家,都有各自的代表人物。他们大都着书立说,议论政治,评析各种社会问题。诸子百家之间既互相辩难、批判,又彼此影响、渗透。这种自由讨论、相互学习的空气,很有利于当时学术文化的发展。通常所说的百家,据西汉初期的司谈说,主要是指“阴阳”、“儒”、“墨”、“法”、“名”、“道”六家。西汉末年的刘歆和东汉班固则认为诸子百家主要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百家争鸣局面随着秦统一六国而基本结束。百家争鸣对于我国古代学术思想和文化的繁荣、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它促进了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修郑国渠 下一篇:韩非入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