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64页(712字)

唐太宗时期出现的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隋末战乱以后,生产凋敝,千里萧条,全国民户仅余300万。626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即唐太宗。他在位23年期间,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一改隋末乱离局面。“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这是农民长期斗争的成果,但唐太宗措置得宜,也起了重要作用。李世民18岁犹在民间,对下情有所了解。他亲见隋炀帝残暴而顷刻覆亡,前鉴不远。又亲身参加过镇压农民军,苦战连年,身几不免,深知人民所潜积之伟力。因而他常怀悚惧之心,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又常用民水君舟之说,与近臣互为警醒。李世民时期之政策设施,如均田制、租庸调法等,较之隋朝虽无根本变化,但因注意选用廉吏,举措得力,效果良好。他还强调去奢省费,不敢滥用民力。曾想修洛阳宫,经大臣张玄素谏止,上停罢。李世民还贯彻了“轻徭薄赋”政策以苏民困,进而“使民衣食有余”。又由政府出钱,赎还大批逃亡突厥的汉人奴隶。在这些正确政策疏导下,生产恢复发展较快,出现初步繁荣景象。封建史家盛称这一局面为“贞观之治”。另外,李世民还能选贤任能,随材录用,即使曾经为敌之人,如故太子李建成旧属魏征等,都能推诚相待,引为腹心,使之尽力于国事。他很注意纳谏,虽是逆耳之言,也能从谏如流。当时出现一批敢谏诤臣,如魏征等,也都能受到唐太宗的器重。统治阶级内部关系比较协调,是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李世民曾“谓公卿曰: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长守富贵。”这说明,“贞观之治”最终目的是为保证地主阶级统治的长期稳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