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巴布教起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528页(583字)

1848—1852年伊朗人民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起义。因领导人阿里·穆罕默德于1844年自称巴布(意为“门”),故名。伊朗原是封建专制国家,19世纪中叶沦为英、法、俄的半殖民地。通过不平等条约,英国在伊朗取得购买土地、开办工厂、免除进口税、自由贸易和在波斯湾建筑商馆特权。法国取得领事裁判权。俄国侵占了格鲁吉亚、北高加索、北阿塞拜疆等大片土地,取得领事裁判权、自由贸易权等。不平等条约给伊朗人民带来空前的灾难,1829—1847年德黑兰、伊斯发罕等地爆发了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参加的起义,成为巴布教徒起义的先声。1847年巴布自称赫迪教长,宣称要建立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王国。在“正义的王国”里,平民将上升为主人,废除封建特权和私有制,实行男女平等,巴布教的宣传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队伍迅速扩大。10月聚集在马赞德兰省巴尔福鲁什市的教徒首先发动武装起义,击溃当地驻军,建立起根据地,大大推动了各地巴布教徒运动。1849年2月伊朗有巴布教徒十余万人。统治者进行镇压失败后,就以保全生命、给予自由等口号诱骗起义者放下武器,随即进行大屠杀。1850年巴布教徒分别在赞兼、亚兹德、尼里兹等城市举行武装起义,终因力量分散和缺乏斗争经验而遭到镇压,无数教徒惨遭杀害。巴布教徒起义震撼了伊朗封建制度,打击了外国殖民侵略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