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文化知识辞典》第153页(410字)

古代陆续开凿成的使中国南北通航的人工河。春秋末年吴国开凿沟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战国魏国开凿沟通黄河与颍水的鸿沟,把长江、淮河、黄河联系起来,是为大运河的初步基础。隋代更大规模地开凿运河,先对邗沟进行疏浚和扩建,然后又开凿北起洛阳南接邗沟的通济渠、由京口(今江苏镇江)到余杭(今浙江杭州)的江南河、自洛阳北至涿郡(今北京市西南)的永济渠,从而开通了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流域的南北大运河。元代定都北京,对大运河进一步改建,即开凿自济宁到东平湖的济州河、由东平湖到临清的会通河、从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这样就裁弯取直,使漕运可自北京经河北直穿山东、淮河、长江通至杭州,不再绕道洛阳,缩短航程一千余里。明初曾对大运河有所修整。此后四百余年,除个别河段外,大部分经常通航,是南粮北运和公私商旅往来的主要水运通道。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古代南北经济交流起了重大作用。

上一篇:大雁塔 下一篇:简明文化知识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