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大鼓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文化知识辞典》第554页(307字)

曲艺曲种。相传“梨花”是“犁铧”的转音,故梨花大鼓又称犁铧大鼓。又因流传于山东,又称山东大鼓。相传起源于明末,最初流传于鲁西北农村,原始曲调为民歌,演唱者用破犁铧铁片相击,作为节拍,故命名为犁铧调。后经艺人的改革,用月牙形铜片相击为节拍,加上小鼓、三弦伴奏,又吸收民间小曲、时调、戏曲中的一些唱腔,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成套唱腔,正式命名为梨花大鼓。清末,梨花大鼓形成两派:以艺人郝老凤为代表的北口,曲调质朴,吐字夯实有力,多唱民间故事;以黑妞、白妞为代表的南口,唱腔流畅,曲调婉转,传统曲目极为丰富。梨花大鼓唱词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一人演唱或二人对唱,二、三人伴奏。

上一篇:离魂记 下一篇:黎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