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文化知识辞典》第958页(907字)

【生卒】:1866—1925

【介绍】:

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名文,字逸仙,号明德。广东香山(今中山)翠亨村人。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被拒绝后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1895至1900年曾联合广东的会党相继举行起义,均遭失败。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创办《民报》,宣传革命,对当时的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批判和斗争。此后联合海外华侨与会党及国内新军,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动下,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他回国后,于12月29日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次年2月13日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去、职。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推选为理事长。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他积极发动并领导了“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1914年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继续进行反袁斗争。1917年段祺瑞解散国会,他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任大元帅。次年因遭到西南军阀的挟制,被迫去职,到上海写《孙文学说》。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回广东,次年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1922年因陈炯明叛变,退居上海。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政治主张,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完成了由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同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请孙中山北上商讨和主持解决时局问题。他于11月抱病北上,发表《北上宣言》,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两大号召,重申同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段祺瑞、张作霖作斗争。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逝世于北京。遗着编为《中山全书》或《总理全集》多种。1956年为纪念他九十诞辰,出版了《孙中山选集》。

上一篇:孙云球 下一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