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河北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辞典》第665页(568字)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为偿付巨额赔款和外债,进一步加重剥削人民;帝国主义则加紧划分势力范围,企图瓜分中国。中国人民掀起了以反对帝国主义为主的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首先指向恃强逞凶的教会。义和团源自义和拳等民间秘密结社,同白莲教和八卦教有源流上的关系。最早活动于山东、河南等地,其主要成分为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水陆运输工人、小商贩等。先兴起于山东,激烈反对外国教会侵略势力,遭到清廷的残酷镇压。二十五年义和拳改称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逐步扩展至华北、东北各省,京津一带声势更盛。次年五月八国联军出兵镇压。义和团在保卫京津的廊坊和紫竹林等战斗中英勇奋战,迫使侵略者多次退却。在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终遭失败。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清政府和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比11国的代表在北京签定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规定赔款四亿五千万两,永远禁止中国人民“与诸国仇敌”的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外国派兵驻守由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等,共十二款。义和团余部为反对《辛丑条约》,举起了“反清灭洋”的旗帜,继续斗争。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