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粒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河北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辞典》第745页(668字)

泛指比原子核还小的物质单元,主要包括电子、质子、中子、光子以及在宇宙射线和高能原子核实验中发现的一系列粒子,大约30余种。基本粒子都具有质量、带电荷、自旋性等物理特性,多数是不稳定的,在一定情况下能向其他粒子转化。基本粒子可以分为光子、轻子、介子、重子四种类型。光子,稳定、不带电、静止质量为零,是一切带电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媒介。轻子质量很轻,包括电子、中微子和μ子。介子不稳定,质量介于质子和电子中间,包括π介子、k介子、p介子、η介子等。重子是指质量比质子重的基本粒子,除质子外的一切重子都是不稳定的,包括中子、质子、核子等。

基本粒子之间存在着四种相互作用:(一)引力相互作用,即通过引力场传递符合万有引力定律的作用,这在基本粒子中间是极其微弱的;(二)电磁相互作用,是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光子为媒介传递的作用,广泛存在于基本粒子之间;(三)强相互作用,存在于质子、中子以及介子之间相互作用,以介子为媒介,仅作用于原子核线度范围,作用力很强;(四)弱相互作用,存在于轻子之间,以介子为媒介,作用很微弱。

基本粒子是至今为止人类所认识的最为微观的物质结构层次。但基本粒子的概念是相对的,是随着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加深而不断发展的。目前有些实验已经证明基本粒子决不是物质的始原,其还有复杂的内部结构。为此已提出了一些基本粒子结构模型,如费米一杨振宁模型、板田模型、夸克模型和层子模型等。

上一篇:量子力学 下一篇:化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