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布局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河北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辞典》第774页(697字)
又称农业配置或农业分布。是指农业生产在地域上分布的状况和特点。其内容主要包括:(一)农业生产在地区间的分工,即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特点和社会需要,确定其生产专业化的方向和目标,以及拟采取的重要措施:(二)在一个地区内农业各部门的结构。
农业布局虽然和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但主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布局是自发形成的,因而往往造成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的浪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提供了条件。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正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经济过渡,搞好农业生产布局有重要意义:(1)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2)可以为工业在全国各地的合理布局奠定物质基础,协调工农业布局,节约社会劳动;(3)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4)能够为确定地区长远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提供可靠依据。
农业布局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第一,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为居民生产食品和为工业生产原材料的各农业部门,做到综合发展;第二,在综合发展的同时,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的优势。第三,各地区应在取得最大农业效果的前提下,保持部门间的合理的比例关系,要与工业布局相结合。第四,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第五,有利于产、供、销的有机结合和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渔业
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