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152页(1906字)
【生卒】:1452—1519
【介绍】:
文艺复兴极盛时期的画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生于温切镇,是个私生子。生父是公正人,母亲是农村妇女。在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与一手工业工匠结婚。他自幼便显露出艺术才能,被送进着名画家的画室学画。在这里学习绘画、雕刻、机械制作技术。1482—1499年是他的第一米兰时期,这个时期他的科学研究日臻成熟,艺术创造取得卓越成就。他的《岩下圣母》及着名壁画《最后的晚餐》便完成于这个时期。1490—1495年他开始写作科学和艺术的论文,主要内容包括:绘画、建筑、机械学与人体解剖学。他还研究了气象学、地球物理学和植物学。1499年底或1500年初离开米兰。1503年在佛罗伦萨创作大型壁画《安加利之战》,只完成草图。这一时期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肖象画。这个时期他还研究了人体解剖、水文学。1506—1513年是他的第二米兰时期。1508年与学生一起画了第一幅《岩下圣母》。应邀为米兰法国占领军统帅作一尊塑像,但几年后因统帅改变主意而作罢。1513年底来到罗马,没有受到热情的接待。65岁时应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邀请到法国。在生命的最后三年很少作画,致力于整理科研笔记。1519年5月2日在法国逝世。
列奥那多·达·芬奇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作为一名伟大的艺术家,他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这些作品为历代艺术家赞颂,成为艺术史上的精品。他创造的许多优美形象,表达了人的内心生活,人世间的忧伤和欢乐,显示出浓厚的现实生活气息。在他的科学研究中,他总是从具体现实出发。对于自然,他关心自然对实践方面的效用,而不是他的哲学意义。对于他关心人的形体结构,而不是从抽象本性。对自然,他坚持向自然学习,主张艺术要反映自然。在他的作品《预言》中,他攻击教会僧侣,描绘了未来世界的理想,预见到了科学的无限发展及世界大同的境界。认为人类的奇迹就是,“在黑暗里看到最光辉灿烂的东西”,就是对黑暗和无知的证明。达·芬奇一生的多方面的成就,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勇于进取和探索的精神,以及成为“完全人”的理想,无愧为“时代巨人”的称号。
(1)论人 达·芬奇赞美能创造发明的人和在自然与人类之间作翻译的人,贬低只会背诵旁人的作品而大肆吹嘘的人,认为前者是实际有用的,而后者只象镜子中的影象一样,只是一个幻影,他们从自然那里得到的益处甚少,如果不是人形,他们就可以列在畜牲一类。他认为灵魂总想住在肉体里,因为如果没有肉体的各个部分,灵魂就不能动作,也不能感觉,而人心不活动就要逐渐失去活动。他指出,人带着永远不息的渴望,欢天喜地地期待着新的日子,其实他所渴望的不过是自己的毁灭。这种渴望本质上是人体要素的精灵,这精灵发现自己禁闭在人体的生活里,经常不断地想要回到它的源头。这种渴望是人的自然本性所固有的,因为人是这个世界的原型。他认为,好人的天生欲望是知识,掌握无论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让人留下好的东西,而把无用的东西扔掉。人要想恨或爱一种事物,首先要先认识它。一个人,如果控制不了邪欲,他就是把自己摆在了畜牲的行列。因此,他认为,好的文学应该赞美正直的人。
(2)论人类 达·芬奇在关于人的预言中指出,地球上将看到这样的生物,他们总是彼此争斗,每一方遭受巨大的损失和频繁的死亡,这些人心肠恶毒,毫无节制,砍伐树木,破坏自然;当他们吃饱喝足之后,便要作恶多端,以满足他们的邪欲,给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带来痛苦、劳役、恐怖、流放和死亡。他预言,将来地上的、地下的、河海里的东西,都要受到他们的迫害,摧残或毁灭。他呼吁大地把这些野蛮凶恶的怪物吞噬下去。达·芬奇在预言里指出的情形,正是对新兴资产阶级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他已经看到代替封建制度的新的剥削制度中的丑恶的一面。这种看法在他的另一则笔记中,也有鲜明的反映。他把从地下挖掘出的珍贵矿物,比作邪恶的东西,认为它将使全人类遭受巨大的痛苦、风险和死亡。对于追随它们的人们来说,在活受许多痛苦的考验之后,他们会从它那里得到乐趣,但是谁若不崇拜它,谁就会在穷困中死掉。它会造成数不尽的罪行;它会引诱邪恶的人们去暗杀、盗窃和把人变成奴隶;它会使它的追随者遭到猜疑,它会剥夺去自由城市的地位,断送许多人的生命,使人与人互相躲闪、欺诈和背信弃义。为了这个东西,数不尽的生灵会断送生命。如果把这段话,与原始积累时期的资本带来的血腥灾难作一比较,人们无法不钦佩达·芬奇的先见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