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165页(3927字)
【生卒】:1561—1626
【介绍】:
英国哲学家,欧洲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的奠基者。出生于伦敦一个新贵族家庭。12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毕业后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出使巴黎。回国后专攻法律,从事律师工作,多次当选为国会议员。在斯图亚特王期时代,他颇受重用,历任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大法官等宫廷要职,并多次获得贵族爵位封号。1621年被控贪污受贿,免除官职,从此脱离政治生涯,专心从事着述。其思想主要见于《论说文集》、《学术的进步》、《新工具》和《新大西岛》等着作中。
培根以知识论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中心,把改造人类的知识,实现科学的伟大复兴当作自己理论活动的目标。他在反对经院哲学的斗争中,依据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创立了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在人学领域,他力图把对人学的研究建立在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础上,开创了欧洲近代资产阶级人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1)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尖锐批判经院哲学脱离实际、玩弄概念、崇尚空谈的恶劣习气,揭露经院哲学隔绝人和自然的联系,堵塞认识自然的道路,阻碍科学的进步。他主张抛弃这种毫无实际效用的东西,而代之以合乎实际,能促进科学和生产发展的新学术。培根认为,人类的目的是控制自然,而要控制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人类控制、征服自然的力量源泉在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知识就是对规律的认识。只要人类认识自己的能力并付诸行动,就可以认识自然,获得知识,从而控制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由此,他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着名口号。
(2)人性的研究应当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培根提出人类知识有三大类:自然的知识、上帝的知识、人类自身的知识。与此相应的分别是自然科学、神学、人的哲学。培根认为,在人的哲学中,对人的个性的综合研究就是对人性的研究,而且它应当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主张通过观察人的身心的各自表现和身心的交互影响,去研究人性。从人的身体看,人是一个有自然需要的机体,人体的理想状况是体魄健美,适宜于行乐。从人的心灵考察人性,人的灵魂由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组成。理性灵魂既是直接受上帝的感召,所以对它的认识须求助于天启神学;感性灵魂的机能包括:理解和理智、意志和情欲,前者是认识论的对象,后者是伦理学的对象。
(3)个人幸福和公众幸福 培根指出,道德哲学分为两类:一是善行的楷模,二是心灵的培育。前者描述善行的本质,为人们提供行为的规范;后者定出善行的规则,给人们指明达到善德的途径。培根认为,每一种事物都含有善的双重本质,一种是就事物本身之为一个整体而言的善,另一种是就其为较大物体的一个部分而言的善。他认为第二种善比第一种善更为有价值,因为它趋向于保持更为全面的形式。培根还认为,人本身更明显地表现出善的双重性,即公共的善和个人的善。所谓公共的善,就是“力守对公家的职责”。公共的善体现着善德的根本,它高于个人的善。这就是他所主张的“全体福利说”。由此,培根认为善就是利人、爱人;人之所以具有善性,而且趋向于维护公共利益,这是人性中的天然倾向。但是培根又认为,利己和自爱是道德的基础,善德虽是利人、利公,但必须以利己和自爱为前提。
(4)如何才能达到善德 培根认为,哲学和科学的目的,就是使人过善的幸福的生活。他批评传统的伦理学家只描述脱离现实的善的生活,强调要探讨在现实生活中致善得福的途径。培根认为,善虽源于人的天性,但却可以改变。“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对习惯加以指导和训练,就可以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好的习惯产生良好有德的行为。培根强调知识对德性培养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一切善德都来自真理,恶行都来自谬误。知识可以洗涤、改良人的心灵,人的理性在知识的指导下,能够使人明辨善恶,从善去恶,变得幸福快乐。培根认为,培养德性最简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阐明并选择力所能及的善良有德的人生目标,并持之有恒,向这个目标前进,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德的人。
(5)论善恶 培根断言,善就是有利于人类,相当于古希腊人说的“仁”或“人道精神”,但意义更深刻。他认为,向善的倾向是人性所固有的,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这种品格,那就只不过是卑贱的鼠辈。善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因为在培根看来,上帝就是“善”。善不仅仅是善的行为,慈善的行为只不过是现象,善才是本质。一个人的善的品格不论如何多,也不会过分。他指出,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判断他是否是善人。他认为,善的倾向也会看错人,也会犯错误,所以,人们不能轻信或心软,以免被有些人的假面具和私欲欺骗。他告诫人们,在做好事时,不要毁了自己。人心固然应该向善,但行善却不能仅凭感情,还要靠理智的指引。培根认为,人心不仅有向善的倾向,也有向恶的倾向。他把虚荣、急躁、固执看作坏品格,但认为最坏的品格是嫉妒和祸害他人。他把这种人称为恶狗和苍蝇,认为这种人是做政客的材料。
(6)论自私 培根憎恨自私的人。他认为,自私自利是一个公民最坏的品质。自私自利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一己私利的需要,扭曲一切事物,其结果总是危害社会。因此他主张,决不可以任用这样的人做官。因为一旦让他们担任了官职,他们就将为一已的私利牺牲与公益有关的一切,为一身一家的幸福,损害国家和社会,成为最无耻的贪官污吏。他们的本质,正如俗语指出的那样,是“烧掉别人的房子,煮自己的一个鸡蛋”。他清醒地指出,可怕的是,这种人最容易获得主人的信任,因为为了达到利己的目的,这种人是甘愿采取一切手段去拍马逢迎的。自私自利的小聪明,乃是一种卑鄙的聪明。但是,他们虽然可能得势于一时,却终究不会有好结局。他们尽管时时谋算如何损人而利己,但命运却常常使他们成为自己的牺牲品。因此,培根主张,人应该把私利之心与公共利益理智地分清。在为自己谋利益时,不损害他人,更不能损害君主和国家。人不能把自己的利益当作旋转的轴心。
(7)论友谊 培根认为,友谊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人生中没有友情,生活就会没有悦耳的和音,在没有友谊和仁爱的人群中生活,那苦闷就如面对一片旷野,人的面目不过是一张张呆板的图画,人们的语言不过是一片噪音。一个乐意脱离人群而孤独的人,其性情更接近野兽。他指出,人人都需要友谊,甚至高高在上的君主也不例外。因为友谊可以疏散你的郁闷,分担你的忧愁,治疗你的心病。友谊是人生中的“点金术”;它可以把快乐变成双倍的快乐,把忧伤变成一半的忧伤,因为挚友分享了你的快乐,分担了你的忧伤。他断言,人与人的结合可以增加力量,这是一条自然规律。他指出,友谊除了能调剂人的感情外,还可以增加人的智慧。他把思想比作锋刃,而把朋友间的讨论比作砺石,两相砥砺会使思想更加锐利。朋友可以在品行和事业方面提出难得的忠告,这种良言忠告可以使人心灵活健全,事业受益。他认为,有一个好朋友,实际上等于使人又获得一次生命。朋友可以为你主持公道,处理危难,做一些自己无法做的事,而没有朋友相帮的人,在这些时候,只能自认倒霉。
(8)论爱情 培根认为,有各种各样的爱,而不同的爱造成不同的结果:夫妻的爱,使人类繁衍;朋友的爱,致人完善,荒淫纵欲的爱,使人堕落毁灭。他认为,人不应该沉缅于爱情,成为自己感官的奴隶,拜倒在一个小小的偶像面前。人应该追求高尚的目标,伟大的事业。他断言,伟大的精神和伟大的事业可以扼制过度的激情。具有高尚目标和伟大精神的人,心中虽然有爱,但能约束它,使它不妨碍重大的事业。因为爱情一旦干扰事业,会阻碍人坚定地奔向既定的目标。他称爱情是“愚蠢”的儿子,因为当人心最软弱的时候,即当人或是春风得意之时,或是孤独凄零之时,爱情才最容易侵入,人才最急于跳入爱情的火焰中。他指出,爱情会使人夸大其对象的价值和性质,连最骄傲的人都甘愿在情人面前自轻自贱。因此,爱情如得不到回报,就会得到轻蔑。爱情还会使人甘愿放弃财富和智慧。因此,他告诫人们,要十分警惕这种感情,因为它不仅可以使人丧失其他东西,而且可以使人丧失自己本身。培根认为,人心中潜伏着一种博爱的倾向,若不集中于某一专门的对象,就必然施之于更广泛的大众,这样他便可以成为仁善之人。
(9)论死亡 培根认为,死亡与生命一样,都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人们不应该畏惧死亡,应该冷静地看待死,把它看成人生的归宿。人之所以畏惧死亡,是因为太多地听信鬼怪传说,是因为死前的一切,如呻吟、痉挛、亲友的悲嚎,以及丧具、葬仪等把死亡衬托得十分可怕。他认为,在人类的情感中,有许多情感的强烈程度足以战胜对死的恐惧:仇恨压倒死亡,爱情蔑视死亡,荣誉感使人献身死亡,巨大的哀痛使人扑向死亡。他断言,一个坚定纯洁、有信念的心灵,不会为死亡而恐怖,死亡征服不了伟大的灵魂。具有伟大灵魂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绝不会失去其本色。在培根看来,死亡还可以消歇尘世的种种搅扰,打开赞美和名誉的大门,使那些生前遭受妒恨的人,死后获得人的敬仰。他认为,最美好的就是当一个人在一种有价值的事业中度过一生后,从容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