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基尔凯戈尔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247页(2896字)

【生卒】:1813—1855

【介绍】:

丹麦作家,神学家,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1813年5月5日生于哥本哈根一个虔信基督教的富商家庭,排行第七。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1830年入哥本哈根大学主攻神学,但他不满于教士和教授们对基督教的肤浅解释,对于要服从宗教教条感到苦恼,因此打消了日后成为一名牧师的念头,并把兴趣转向研究文学和哲学。1841年以《论讽刺概念:特别是关于苏格拉底》为题,完成了硕士论文。1841年10月去德国柏林继续求学,因对谢林的讲课感到失望,于1842年3月回到哥本哈根。由于他性情孤僻忧郁,个人生活又遭到不幸,对当时欧洲占统治地位的理性主义思潮与御用神学极为不满,因而他后半生基本上过着隐居写作的生活。1855年11月11日病逝。他虽然只活了四十二岁,但着作甚多。主要着作有:《非此即彼》(1843)、《反复》(1843)、《畏惧和战栗》(1843)、《恐惧的概念》(1844)、《哲学片断》(1844)、《人生道路上的各个阶段》(1845)、《〈哲学片断〉一书最后的非科学性附言》(1846)、《当前的时代》(1846)、《爱的作为》(1847)、《基督教讲义》(1848)、《病到死》(1849)、《基督教的训练》(1850)、《为了自我检查》(1851)等。

基尔凯戈尔早年曾受黑格尔哲学很大影响,后来成为一个反传统的哲学家,他对传统哲学的反叛集中表现在他对当时流行于欧洲大陆的黑格尔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上。他批判黑格尔哲学只是停留在纯粹的思想中,而没有涉及具体真实的人生;只重视理性的反思而缺乏热情;强调抽象的整体而忽视个人的存在。因此,他的哲学力图强调个人的绝对重要性,强调存在。基尔凯戈尔最早把“存在”这一概念确定为“人的存在”,并把它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他所谓的“人”是指一个孤独的、非理性的个人或“主观思想者”;他所谓的“人的存在”是指“主观思想者”直接体验和感受着的神秘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关于人生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构成了他哲学伦理学的主要任务。1847年以后,基尔凯戈尔发表了许多宗教性着作,对丹麦教会进行了激烈的攻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反对基督教,而是对丹麦教会中的理性主义倾向不满,认为宗教不是学究式的思辨,只能出自内心的信仰。所以他大声疾呼,要求人们领会基督教的实质,信仰真正的基督教。基尔凯戈尔在19世纪上半叶率先突破了当时风行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哲学的桎梏,重新肯定了个人主观性的独立性和真理性,并且讨论了同时代的哲学家所漠视的恐惧、战栗、恐怖、绝望、危机、理性的崩溃等人类经验。但作为一个哲学家,基尔凯戈尔在生前默默无闻,他的许多着作虽早已自费出版,但其影响从未超出丹麦国界,在当时几乎没有得到欧洲思想界的任何注意。最早对他发生兴趣的是德国,他的着作首先被译成德文出版。但他的哲学还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才真正流行,随着存在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他的思想有了重新的认识,他的思想一时风行起来,被尊奉为存在主义的开山祖师。

(1)论人的存在 基尔凯戈尔最早把“存在”概念确定为“人的存在”,认为真正的存在是“孤独个体”、“主观思想者”的存在。“存在”具有个体性、时间性、有限性的特征,但它又不断超越自己,力图与上帝交往。因此,作为存在的个人是“无限与有限、永恒与暂存生出的孩子,是一种不断的努力”。这种努力是个人通过主体的选择行为而表现的。只有通过自己的选择,孤独地、直接地面对上帝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能探寻到真理。“人的存在”就是“孤独个体”直接体验和感受着的神秘的精神状态。因此,基尔凯戈尔要求,“假使我死后而愿有一块墓碑的话,我只要上面刻写着‘那个孤独者’”。

(2)论主观性 基尔凯戈尔认为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没有激情的时代”,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体系用客观精神和抽象范畴抹杀了主体的存在,建立了没有人居住的理论大厦,从而也就丧失了真理。他认为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经验,一个人才能真正接近真理。客观认识总是要借助那些只给我们提供现象或表象的知识的概念。客观认识总是静止不变的,而现实则是变动不居的。只有在主观的、直接的、存在的经验中才能认识现象。问题不在于“个人是否与某个客观地真实的东西有关系”,而在于“这种关系是否为真实的关系”。因此,认识不应该考虑它的内容、结果,而应该照顾到主体及其主观性。因此,当真理问题被主观地提出来的时候,思考是主观地放在个人的关系的本质上。只要这种关系的方式是真的,那么即使与个人有关系的东西不是真的,个人也仍然掌握了真理。因此,基尔凯戈尔认为“真理就是主观性”。真理就是“以无限的激情去选择一种客观的不确定性的冒险”。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家都把主观性作为重要的哲学范畴来使用。

(3)论人生的三个阶段 基尔凯戈尔认为,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而存在总是具体的,每个人的存在都带有自己的特殊性和唯一性,存在的个人都只存在于具体的人生阶段中,人的生活道路大体可分作三个阶段,即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1)审美阶段:它的特点是感性直接性。处于审美阶段的人始终停留在感性的水平上,受感觉、冲动和情感的支配,所追求的只是当下的快感,满足于“此时此刻”,而“此时此刻”作为时间的一个原子是不断消失的;因此,审美的生活是空虚的、没有意义的,总是使人免不了痛苦和失望。审美的人追求快乐,最后得到的却是不幸,这使他意识到转瞬即逝的东西是使他痛苦的原因,对审美阶段感到绝望。在极度绝望中,审美的人才有可能经自己“选择”而“跳跃”到“伦理阶段”。(2)伦理阶段:它的特点在于它的超越感性的普遍性,承认确定的道德准则和义务。伦理阶段是人的伦理道德处于支配地位的生活阶段,这一阶段的人注重于心灵的陶冶和追求,对人生采取理性的态度,因而伦理阶段的本质在于选择,而最基本的伦理选择就是选择自己。然而,当伦理阶段的人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具备足够的道德,因而感到自己有罪时,伦理就丧失了它的理想性。在罪面前,伦理束手无策,只能导向忏悔,跨入宗教阶段的门槛。(3)宗教阶段:它是人生的最高阶段,是人生脱离苦海而得赦的生活阶段。普遍的伦理规则正因为是普遍的,所以不可能把整个的我、把具有我的具体性的个人包括在内。处于宗教阶段的人以强烈的热情笃信上帝,超越了伦理规则,使自己成为任何普遍的东西所永远不可能完全包摄的一个具体的存在,从而体验到自己的真实存在。人生的三个阶段并不是每个人都必经的前后相继的三个阶段,只是三种不同的人生阶段,个人的自由选择造成质的飞跃,从而使一种人生阶段转向另一种人生阶段。在人生阶段的质的飞跃中,“恐惧”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自由的可能性”。它使个人在内在的矛盾中意识到自己“有罪”,从而转向信仰,飞往上帝。

上一篇:孔德 下一篇:人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