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布伯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263页(1857字)

【生卒】:1878—1965

【介绍】: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宗教哲学人类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商人兼学者家庭,受教于耶路撒冷大学、莱比锡大学、柏林大学和苏黎世大学。1938年到巴勒斯坦,任耶路撒冷大学宗教学教授,还兼任美国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他一生致力于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的相互和解活动,希望建立这两个民族的联合国家。其哲学的出发点是“我——你”关系与“我——它”关系的区别。他认为,社会灾难和信仰危机都是由于“我——它”关系代替了“我——你”关系所造成的,因此,社会进步的关键在于对人与人之间新型关系的理解。布伯认为,人类有双向关系,即人可以超越出现存环境之外,又可以重新进入关系,这是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主要着作有:《我和你》(1923)、《人的问题》(1948)、《原始疏远和关系》(1951)、《社会与国家之间》(1952)、《人与他的创造物》(1955)。

(1)人的沉沦和良知的呼唤 布伯认为世界上没有孑然独立的“我”。当人言及“我”时,这个“我”或在“我——你”关系之中,或在“我——它”关系之中。“它”是我的对象世界或经验世界。这种“我——它”关系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关系,因为它有条件、有所对待、相互利用,彼此化为对方的手段。只有“我——你”才是人类真正的关系。比如爱就是这样一种关系。爱是伫立于“我”和“你”之间的东西,也只有这种纯属之间的、既不依附于“我”、又不依附于“你”的关系才是人类本来意义上的关系。布伯认为,现代人很难真正体验到“我——你”关系了,因为人有了过强的立体意识“我”,而一旦有了“我”,那么作为客体的“你”也就随之成了“它”。因此,立体化的人也就成了沉沦之人。世间的每一“你”按其本性是注定要演变成物的,也就是使“我——你”成“我——它”的关系。这是一个不断返还物境的过程,只有在此之前或之后,才能以“你”的面貌是呈现于“我”。“我——它”也并非邪恶,但不是本真的人生。人没“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人的沉沦就是由“你”变成“它”。虽然世间的“你”注定要变成物,但世间的物亦可重新成为“你”。后者靠的是主体良心的呼唤。首先要使“我——它”超越时空网络;其次,要尊万物为“你”。只要以全部生命走出“我”而与“你”相遇者,“它”才成为“你”。也只有把世间一切在者均视为“你”者,方才不再遗弃“它”,而是使“它”置于真人生基础之上。人尊万物为“你”并非为了表达一种主观意义上的情感,而是指人与精神的相遇,这种相遇就是爱的奉献。正如耶稣在言及“我”时,总是那样谦恭地以“你”为父,以“我”为子一样。所以“我——你”关系是一种父子般的血肉关系,不能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心灵波动或情感表达。人的沉沦必不免地混迹于常人之中这一事实,并非是人因此就可以放弃自己的道德责任。人只有在沉沦中才能听见良知的呼唤,也只有良知的呼唤才能把人从依从公众意见的两可状态中唤起,作出属于自己的决定。

(2)人处在三重关联之中 布伯认为,第一种关联是与自然相关联的人生即广延世界,在这种关联中,关系本身是被排斥在语言之外的;第二种是与人类相关联的人生即心理世界,关系于其间是有语言之形;第三种是与精神实体相关联的人生即理念世界,其间之关系不可言说,但这种关系却创生语言。在这三种关联中,只有在人与人类相关联的人生才可言说,才有“我——你”与“我——它”之分。这种区分不在人及言语之中,而在人与精神实体的关联之中,并非语言寓于人,而是人栖居于语言之中,人站在语言中向外言说。虽然人与精神实体的关联不可言,但语言却正是被这种关联创生出来。因而,语言比人更能揭示出人与精神实体的原初关系。人在语言中,应领受到某种非人所能创造的充盈的关系和力量,而且凡领受到这种力量的人,也就在人与人的言说中体现出了那种原初关系。这种关系所向我们昭示出的也就是伫立于“我”“你”之间的那种与精神实体相关联的人生。良知的呼唤也就是让我们去捕捉言语背后的这种意蕴。词语“我”是人类的试金石。那种真正能带出精神的“我”,实际上只发生在与上帝的对话之中,而且仅当语言在我身上悄然隐退之后,我方与他对话。丁·布伯作为一位宗教哲学家,把人引到上帝面前,这时人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已退居于次要地位,因它必然会为奉献自己的爱心所替代,于是沉沦和堕落同时成了皈依和拯救。

上一篇:荣格 下一篇:人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