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瓦雷里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288页(1513字)

【生卒】:1871—1945

【介绍】:

法国人。1871年生于地中海海滨的塞特市。父亲是海关官员,母亲出身于意大利贵族世家。16岁时写出两部短小剧作。中学毕业后进蒙彼利埃大学法学院,开始显露写诗才华。他早期诗歌深受象征派诗人兰波和拉美的影响。1892年从法学院毕业前后,思想起了剧烈的变化,曾放弃诗歌和爱情,沉湎于形而上学的冥思和抽象的推理。1894年写成着名散文作品《与台斯特先生促膝交谈》,同年定居巴黎,从1895年起在国防部任文稿起草人5年。这期间主要作品是着力探讨人的的精神活动规律的论文《达·芬奇方法引论》,1897年写的《德国的征服》、《年事艺术》,1898年写的《语文学分析》等论文。1900年进入哈瓦斯通讯社,任通讯社主持人勒贝的私人秘书达20年。1920年出版的《旧诗集存》是瓦雷里早期诗作的选集,其序曲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得到西方评论界很高的评价。1926年发表的《海滨墓园》,是诗人的自我独白。从自然的永存和人生的无常的对比,烘托出肯定现实、面向未来的积极主题。这首诗是瓦雷里诗歌创作的高峰。1921年3月,瓦雷里在《知识》杂志举办的选举中当选为当代最杰出的诗人。第二年发表的《幻美集》大部分诗篇表达诗人玄虚的思考和空灵的抒情,较之《旧诗集存》更能代表瓦雷里诗歌的独特风格。瓦雷里的诗偏重形而上学的思考,充满自我深奥的玄想。他不赞成自由诗体,而讲究诗的格律。他的十四行诗在艺术上尤其精湛。1924年瓦雷里当选为笔会主席。1925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38年获国家四级荣誉勋章。20——40年代,曾去许多国家讲学。从1924——1944年先后出版了《杂文集》五卷。二战期间,瓦雷里留居在沦陷的法国,但他坚决不同占领者来往,他是联名抗议德寇破坏巴黎古建筑区的参加者。瓦雷里逝世后,法国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瓦雷里的基本精神是主张纯粹,他认为人虽然不能达到纯粹,但纯粹的思想可以使人的生命具有深度,对人的生活极为重要。

(1)论生活 瓦雷里认为,凡俗的生活是重要的。生活中感情的一面,与现实的联系和与感觉世界的联系,这一切都不可能永久地被摒弃,被压抑。人们不能总是沉思。在瓦雷里看来,具体的生活,其重要性不亚于人们的观察思考。他说,我们外在生活最微不足道的一瞥、最轻微的感觉、最转瞬即逝的行为和动作,作为我们内在思想的表征和提示,都具有同等的高贵。瓦雷里认为,经过心灵观察思考的生活,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在这种境界里,一切都凝聚在“生活”这个字当中了。

(2)论生命 一切大艺术家都具有自己的纯粹性,其生命存在具有自己的深度。瓦雷里认为,这种人值得人们去发掘他的深度,但这种深度仅取决于我们的自尊。瓦雷里说,虽然爱、憎、渴望都是生命和精神的启迪,但自尊是最纯真的。它向人们展示了最难实现而又最美妙的事物,它纯化了自我,使人摆脱了自负。瓦雷里认为,自尊愈纯,生命就愈强,愈占有精神,愈具有深度。

(3)热爱时代的艺术 瓦雷里认为,热爱时代的艺术就是热爱自己的生命。他说,我们不抱怨生活在一个奇特的时代,人们可以观赏到许多罕见的现象:生存竞争、唯利是图、抹杀个性等粗暴行为与女权主义、艺术家和文人雅士们的精致的疲惫相抗衡。瓦雷里说,当代的艺术因此是费解的,造作的,而且极其敏感、紧张张而富于乐感,同时,它也变得更加神秘、狭窄,更难以为大众接受。瓦雷里认为,不论艺术发展到怎样的程度,我们仍热爱这个时代的艺术。

上一篇:普鲁斯特 下一篇:人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