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292页(1775字)
【生卒】:1881—1942
【介绍】:
奥地利作家、诗人。1881年12月28日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人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锻炼他的文笔。战争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利米》,并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着名的和平主义者。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1928年应邀赴苏联,赢得了高尔基的友谊。1938年流亡英国,加入英国籍。1941年到达巴西。1942年2月23日与他的妻子一起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佩特洛波利斯服毒自杀。茨威格的创作活动从诗歌开始。早期诗集《银弦》和《往日的花环》表明他是一个抒情天才。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作品有《三大师》,为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传;《罗曼·罗兰》;《同精灵的斗争》,为德国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作传;《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为托尔斯泰、斯丹达尔和卡诺萨瓦作传;《约瑟夫·富歇》;《精神疗法》,为催眠术发明者梅斯默尔、“基督科学”的创始人玛丽·贝克一艾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作传;《玛丽亚·斯图亚特》;《鹿特丹人埃拉斯穆斯的成败》。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不扬泥于史实,着重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出鲜明的特色。他的主要中短篇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沌》、《人的命运转折点》、《象棋的故事》,以及唯一的长篇《焦燥的心》。茨威格的中短篇多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他笔下的人物常受某种神秘的命运和不可名状的力量的捉弄,最终毁于某种热情。茨威格去世后,他的遗作《昨日的世界》和《巴尔扎克》先后出版,前者为长篇回忆录,记录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地利和欧洲的生活风貌,后者是未完成的传记作品。茨威格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个性自由和人道主义,他认为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
(1)论同情 茨威格认为人的同情有两种类型。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这种人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茨威格说,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茨威格认为,真正的同情毫无伤感的色彩,真正的同情富有积极的精神。他说,怀有这种同情的人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这种人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
(2)战争与和平 茨威格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坚持世界公民的信念。他对民族主义的狂热情绪深恶痛绝。一些作家认为自己有责任成为开赴前线的战士的歌手,茨威格对这种“爱国主义”的热情表示怀疑。他说,应该为反战作斗争,斗争的敌人是宁可把别人送去受苦丧命的伪英雄主义,没良心的政治和军事预言家们廉价的乐观主义,他们无耻地预言胜利,延长屠杀,在他们背后是雇佣来的合唱队。茨威格主张战争期间朋友也要互相保住忠诚和友谊,只有这样,人类才可能获得和平。
(3)论知识分子的命运 茨威格认为,人们贬斥知识分子,认为他们不冷不热、不问政治、被人轻视,这样一种观念是错误的。他说,知识分子的英雄主义作用十分巨大,知识分子的命运和性格与一个民族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俄国最初十年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变革社会的实验之所以没有失败,原因之一就是这个民族唤醒了知识分子的性格,使他们怀抱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
(4)论脑力劳动 茨威格认为,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他说,写作的主要志趣,应该是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和他们的生活遭遇。他自己为许多名人撰写评论和传记就是源自这种志趣。茨威格认为,自从我们的世界外表上变得越来越单调,生活变得越来越机械的时候起,脑力劳动的任务就是在灵魂深处发掘出截然相反的东西。人也应努力做一个勇敢而正直的人。茨威格说,人们的责任是要做这一永无休止的进程的见证人,极其真实而有力地说出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