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康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江西人民出版社《简明中国新文学辞典》第184页(551字)

【生卒】:1901—1968

【介绍】:

文学评论家、哲学家。原名彭坚,笔名彭子劼、彭嘉生。江西萍乡人。1920年去日本留学,入日本鹿儿岛第七高等学校。1924年入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学习哲学。1927年底返国,参加创造社。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文委委员、代理书记。创造社转变方向后,由他主办《文化批判》月刊,大力宣传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此期间,连续发表哲学论文多篇,以及文艺论争文章《“除掉”鲁迅的“除掉”》、《什么是“健康”与“尊严”——〈新月的态度〉底批评》等。在当时曾引起较强烈反响。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9月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入狱。1937年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文化教育工作,先后任中共安徽工委书记、鄂豫皖区党委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区宣传部长、华东党校副校长、华中建设大学校长等职。建国后,历任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哲学分会会长、交通大学校长、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副院长等职。他是创造社中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主要着作有论文集《前奏曲》,翻译出版的哲学着作有: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恩格斯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

上一篇:韩映山 下一篇:彭柏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