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神秘文化辞典》第462页(582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主张用禅定作为佛教全部修习而得名。又自称“传佛心印”,用参究方法探究心性本源、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亦称“佛心宗”。本宗传承,相传由菩提达摩创立,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北宗神秀、南宗慧能,时称“南能北秀”。北宗强调“拂尘看净”的渐修,要求打坐“息想”,起坐束心。主要活动于北方地区,传四、五世后即衰微。南宗在中唐以后,经慧能弟子神会等人提倡,传承很广,成为禅宗正统。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六祖坛经》为其代表着作。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故自称“顿门”。因南、北二宗宗风之异,遂有“南顿北渐”之说。南宗以其简易修持方法,对士大夫和劳动群众很有吸引力,影响及于宋明理学。慧能门下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南阳慧忠、荷泽神会,形成禅宗主流。后青原系下形成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南岳系下形成沩仰、临济两宗;世称“五家”。临济在宋代又形成黄、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其中以临济、曹洞两宗流传最长,影响也大。宋时,禅宗思想有所发展。北宋延寿提倡“禅教统一”、“性相融合”。后又出现所谓“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等等。南宋后,临济、曹洞两宗先后传至日本。八、九世纪,北宗和南宗陆续传入朝鲜。

上一篇:华严宗 下一篇:牛头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