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诗品》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791页(1285字)
唐司空图着。唐代诗歌理论着作。本书具有很大的独创性。作者运用魏晋玄学的哲学武器对诗的艺术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抛弃了政教中心论的传统观念,继承发展六朝、隋唐以来的审美理论,而成为诗歌哲学。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中期以后以审美为中心的理论诗派的发展。
《二十四诗品》主要贡献有以下几方面:一、重视思与境偕,万取一收。从意象到意象的形成和意象的物化,是艺术思维的全过程。这包含思与境偕、万取一收两个问题。“思与境偕”,讲创作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思(意兴情志)境(物象事理)的融合统一。它表征为触景生情,客观环境用一种无形的力量,以很难察觉的方式,悄悄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久之神形俱化;以情会景,以主观情志为主或以主观情志改变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物我两忘,天性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这是司空图所推重的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万取一收”,即去粗取精,加工提炼的艺术思维过程。万取,就是多、广、全把握素材;一收,则是集中概括提炼,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万取一收的过程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想象。
二、追求韵外之致和象外之象。“韵外之致”说诗歌创作中“言”和“意”的关系。“韵”指诗的语言,“致”即意态、意趣。韵外之致即“言外之意”。诗的语言应“近而不浮”,具体可感如在眼前而不浅露;诗的含意应“远而不尽”,含蓄深远而不是一泻无余。言意统一,便有“言外之象”。除了两重意外,还要强调两重象——象外之象。前一个象是指由诗的语言构成作品的艺术形象,后一个象指的是由欣赏者根据作品的语言形象在头脑中重新创造的艺术意象。这种艺术意象远比作品的语言形象来得丰富灵活。“言外之象”不能脱离“象外之象”,两重意寓于两重象,由象外之象传达出言外之意。
三、讲求味外之旨(虚实相生)。钟嵘要求诗歌须含蓄有味,司空图进而不满一首诗只有一种味,如醋、盐味道不免单调。味外之味,要求诗有多味(或二重味)、味中含味。味,来自对言、意、象三者关系的正确处理;用语言构成形象,用形象包含思想。思想借助于语言构成的艺术形象而得到体现。诗歌如果缺少了象(艺术形象),让“意”由“言”直接道出,就不可能有味。反之,仅有象无意,也不可能有味。诗味来自“象”与“意”融合而成的意境。味外之味来自象外之象,境外之境。当欣赏者不仅从作品的语言形象中明白了其中的第一层含意,而且由自己头脑重新创造的“象外之象”,隐约领悟到其中的第二层含意(或多重意),才产生了味外之旨的审美感受。言外之意愈隐蔽,味外之旨愈浓。
四、意境的朦胧含蓄和风格的平淡。从味外之味出发,司空图要求象外之象带有某种飘忽朦胧的特点,“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写景状物力求空灵变化,不可拘泥执着;抒情言志力求隐约意会,不可明白说出,有虚有实,不即不离。司空图认为“冲淡”的境界,是用老庄的与世无争来对待生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