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45页(5586字)

【生卒】:1870—1924

【介绍】:

原姓乌里扬诺夫,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卓越继承者,列宁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革命导师,苏联共产党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

1870年4月22日,列宁出生在俄国辛比尔斯克(现乌里扬诺夫斯克)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伊里亚·尼古拉也维奇·乌里扬诺夫是辛比尔斯克省国民教育厅视察员,为人正直,性格坚强,工作勤奋,毕生献身于国民教育事业。母亲玛丽娅·亚历山大罗夫娜是一位内科医生的女儿,勤劳、俭朴,性格刚毅,擅长外语和音乐,是孩子们的贴心朋友。乌里扬诺夫家有六个孩子,除女儿奥里娅过早去世外,其余五个都是革命家:长子亚历山大是民意党人,安娜、弗拉基米尔、德米特利、玛丽亚都是共产主义者。

列宁5岁念书,9岁进辛比尔斯克中学,17岁毕业,因品学兼优获金质奖章。校长认为他非常有天赋,一贯勤奋,品格端方,“在各年级都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中学时代,他特别喜爱文学、历史和外语,尤其爱读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作品,深受民主思想的影响。

1887年3月,在彼得堡念大学的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的准备工作被警方逮捕,6月惨遭杀害,时年21岁。这件事对列宁的刺激很大。他崇敬自己的哥哥,但觉得哥哥的道路走不通,决计另寻革命良策。同年秋,列宁进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但第一学期尚未结束,就因抗议在大学实行警察制度被捕,并被校方开除。警方禁止他在喀山居住,不得已于12月迁到柯库什基诺村。次年、列宁获准回喀山,但不得进大学。这时,列宁参加了当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开始研究《资本论》第一卷。

1889年5月,列宁全家搬到萨马拉(现古比雪夫)城。在这里,他用一年半的时间自修完了大学法律系四年的全部课程,学了几种外语,读了大量书籍,还在乡村作了考察。1891年,他获准以喀山大学校外生的资格参加彼得堡大学的毕业考试,结果以各科最高分数获得毕业文凭。1892年,他做了几个月的律师。在此期间,列宁研读了《资本论》第二卷和普列汉诺夫的《我们的意见分歧》,组织了萨马拉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开展了对民粹派的批判。1893年写出第一篇论文《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还把《共产党宣言》译成俄文,在进步青年中传阅。

1893年8月,列宁移居彼得堡,参加那里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开始接触工人运动。次年2月,在一次马克思主义者的聚会上同克鲁普斯卡娅相识,以后两人结成了终生伴侣。

1894年春、夏,列宁写出《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系统批判了民粹派的理论观点和政治纲领,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同年秋,又写出《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一书,揭露“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资产阶级辩护士的实质。

1895年4月,列宁受彼得堡马克思主义者的委托,前往瑞士同以普列汉诺夫为首的“劳动解放社”建立联系,商定办一个供国内工人阅读的杂志——《工作者》。借此机会,他考察了西欧工人运动,在巴黎会见了保尔·拉法格,在柏林会见了威廉·李卜克内西。8月5日恩格斯逝世。他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发表在《工作者》第一、二期上,高度评价了恩格斯对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功绩和创立、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贡献。

1895年9月,列宁回到彼得堡,在那里建立和领导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并因此于12月9日凌晨被捕。在被关押期间他写了许多传单和小册子,《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及其说明》是其中的一份。

1897年2月,列宁和同时被捕的“斗争协会”其他领导人,被判处三年流放,地点是东西伯利亚叶尼塞省米努辛斯克州的舒申斯克村。同年5月,克鲁普斯卡娅也来到这里。7月,他们举行了婚礼。流放期间,列宁继续研读马、恩着作和许多哲学着作,先后写出论着三十多篇。1897年写出《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者的任务》,1899年写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些着作说明了俄国无产阶级应走的革命道路,制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策略,进一步从思想理论上批判了民粹主义。同时,他还组织流放地的社会民主主义者批判了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及其俄国变种“经济派”的错误观点。他写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抗议书》是批判修正主义的代表作,有17位革命者在上面签名。

1900年1月,列宁流放期满。5月,在秘密进入彼得堡时又一次被捕,关押两个星期后被押送到他母亲的住地莫斯科省的波多尔斯克。7月,列宁带着流放期间同马尔托夫、波特列索夫商量好的办报计划第二次出国,到瑞士去找普列汉诺夫。秋天,他同“劳动解放社”的成员达成办报协议,《火星报》编辑部成立,列宁是编辑部六位成员之一。12月,《火星报》第1期在德国出版。列宁为该期撰写的社论《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阐明了建立一个强大的有严密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紧迫性。1901年5月,他在该报第4期发表的《从何着手?》,拟定了建党的具体计划。1902年3月,列宁的《怎么办?》一书出版。该书批判了“经济主义”崇拜自发性的机会主义观点,着重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极端重要性。这个时期,列宁和《火星报》编辑部为建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先在布鲁塞尔后转移到伦敦召开。在党纲是否要写上“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代表们发生了激烈争论。结果,列宁的观点取胜,党纲写进了“无产阶级专政”、“工农联盟”等革命思想。在讨论党章第一条,党员是否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活动的规定时,马尔托夫的否定性意见占了上风,列宁的肯定性意见被否决。在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时,由于部分机会主义派的代表退场,列宁的主张又赢得多数。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和少数派(孟什维克)的分野由此产生。

1904年5月,集中列宁建党学说的《进一步,退两步》一书出版。该书批判了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观点,全面阐述了关于党的理论。

1905年2月,俄国爆发了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适应革命高潮的到来,4月,列宁领导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7月,在日内瓦出版了《社会民主工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在这本书中,列宁批判了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策略思想,系统提出和阐述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理论、工农联盟的理论、工农民主专政的理论、武装起义的理论和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理论,等等。11月8日,列宁回到彼得堡。12月中旬,他主持召开的布尔什维克党(派)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1906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联合代表大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围绕土地问题、武装起义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列宁处子少数地位。1907年4月,列宁出席党的“五大”。在这次大会上列宁的正确路线又占了上风。

1907年12月,列宁到了瑞士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国外流亡生活。

武装起义失败,革命转入低潮,党组织和工人运动受到极大破坏,列宁这时的注意力转到了组织革命退却,总结民主革命的经验,制定新的斗争策略。他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同右的“取消派”和“左”的“召回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奠定了把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结合起来的策略基础。1908年发表《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一文,1909年出版《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从政治上和哲学理论上揭露和批判修正主义及其在俄国党内的变种。1910年底,在列宁的指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创办了《明星报》和《思想》杂志。列宁在这两个报刊上发表了五十多篇文章,其中最着名的是《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和《欧洲工人运动中的分歧》。为了培养干部,1911年夏,列宁在巴黎附近办了一所党校,并亲自为学员讲课。1912年初,列宁主持召开了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这次会议开除了孟什维克派,从此布尔什维克成了一个独立政党。同年5月,列宁提议的《真理报》创刊。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侨居瑞士。9月,写成《战争与俄国社会民主党》,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性质,揭露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对国际主义的背叛。后来,他又旗帜鲜明地批判社会沙文主义者“保卫祖国”的错误口号,为国际无产阶级制定了正确的策略原则: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使本国政府败北,乘机发动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从而结束战争。1915年6月,写成《论欧洲联邦口号》,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一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1916年春,写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首次全面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矛盾。在这本着作中,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一个新的时代——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已经开始。在研究帝国主义的过程中,列宁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从1914年到1916年,列宁还集中研究了哲学问题,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提出了一系列极为深刻的哲学思想。后来出版的《哲学笔记》一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个时期写下的。此外,他还研究了国家问题。

1917年2月,彼得堡工人由罢工转变为起义,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4月3日,列宁回到彼得堡。4日在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上发表《四月提纲》(《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24日,领导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会议,在会上作了土地问题、当前形势和修改党纲等三个报告,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7月,因临时政府的迫害转入地下,间接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确定了“准备武装起义”的方针。8-9月写作《国家与革命》,着重解决无产阶级革命对待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态度,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国家机器。10月,从隐蔽地秘密回到彼得堡,直接领导武装起义。11月7日,俄国工人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革命取得胜利。11月8日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宣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并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

作为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府首脑,列宁领导人民为巩固政权、建设国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18年3月,在他的坚持下,苏维埃政府接受了德国的苛刻条件,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4月,发表《苏维埃政权当前的任务》,制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纲领。7月,提出“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组织领导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抵抗和对俄国反动派的国内战争。8月,遭社会革命党分子暗害,受重伤。11月,就任工农国防委员会主席。10月-11月,写成《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论述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揭露了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论的背叛。1919年3月,创建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1920年4-5月,写成《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着重批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倾思潮,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策略理论。7月,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作报告,提出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中的一部分的思想。

此后,列宁的注意力逐渐移向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1920年12月,在第八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着名论断。1921年3月,在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新经济政策,主张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结束军事共产主义。1920年以后,列宁十分注意文化建设和政权建设。在《论无产阶级文化》一文中,批判了“无产阶级文化派”全盘否定既往文化的谬论。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中,提出唯物主义者要同自然科学家结成反对唯心主义的联盟,还提出研究既往哲学遗产的任务。在政权建设方面,列宁特别强调首先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同时要反对和克服政权机关中的官僚主义现象,加强对政权机关的监督。

1922年底,列宁健康状况恶化,不得不离开克里姆林宫办公室到郊区休养。病重期间,他口述了关于国家机关和民族问题的一系列备忘录。

1924年1月21日晚6时50分,列宁因脑溢血逝世,享年54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