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尔尼雷夫斯基,尼古拉·加甫里洛维奇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205页(1083字)
【生卒】:1828—1889
【介绍】:
俄国人,19世纪伟大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反对沙皇专制制度、争取农奴解放的杰出革命家。他是萨拉托夫城的一个牧师的儿子,14岁进本城正教中学,1846-1850年在彼得堡大学语文系读书,时值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和俄国反农奴制斗争日趋活跃的时候。他关心社会问题,对18-19世纪西欧哲学、空想社会主义、英国政治经济学以及别林斯基、赫尔岑的着作有着广泛兴趣,尤其是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给他以重大影响。1851年在中学母校任教。1853年回彼得堡,准备学位论文“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篇出色的论文因反动势力的阻挠,直到1858年才被通过,作者获得硕士学位。从1855年起,车尔尼雪夫斯基参加诗人涅克拉索夫主编的《同时代人》编辑部,翌年因主编出国而当了实际主编。他先后发表了《果戈里时期俄国文学概观》、《莱辛》、《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等重要论着。沙皇政府下令废除农奴制后,车尔尼雪夫斯基团结一批进步作家,在杂志上发表一系列文章,揭露这一改革的虚伪、欺骗、掠夺性质。1862年6月沙皇政府查封了杂志,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捕,两年后被判服苦役14年和终身流放,并处以凌辱人格的假死刑。他在流放地西伯利亚度过了20个春秋,在极端艰难条件下还写了长篇小说《序幕》。1883年回到俄罗斯,6年后死于故乡。
车尔尼雪夫斯基批评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说它“的原则和结论之间、基本观点和应用之间”是不一致的,矛盾的(参见《西方哲学原着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31页)。他的哲学是人本主义哲学。他说:“人本学是这样一门科学,它无论谈到人的生命过程的哪一部分、都永远记得:整个这一过程以及它的每一部分都是发生在人的机体中;这个机体就是它的研究的现象的材料;现象的性质是由材料的性质决定的,至于现象发生的规律只是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特殊个别情况”(同上书第539页)。由此他认为物质和精神是统一的,物质就是存在的东西。他批评康德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是“胡言乱语”。他明确申称,我们能够认识事物,事物是正本,我们的感觉是副本,后者是前者的反映。思维是各种感觉的组合。他还提出实践是判断一切争端的主要标准。
车尔尼雪夫斯基反对“为艺术而艺术”,提出“美是生活”的观点。他在长篇小说《怎么办?》中形象地讲述了他的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观。他把理性看成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