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231页(2654字)
【生卒】:约前372—前289
【介绍】: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子思、孟子的思想在儒家内自成一派,称为思孟学派。
(一)孟子的义利观。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义利观,但是又有发展。他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这句话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把“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好像是孟子不重视利、不重视经济问题。其实,孟子讲利,讲经济问题是不少的。他讲“何必曰利”,主要是为了避免各级统治者之间的互相争夺。他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这样,“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如果一个诸侯国能够讲仁义,“仁人无敌于天下”(《孟子·尽心下》),就会达到“王天下”的目的。因此,孟子讲“何必曰利”,是为了实现统治者“王天下”的大利。孟子还认为道德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他说:“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民有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上》)
(二)孟子的仁政和富民思想。孟子认为要想“王天下”就应实行“仁政”。而“仁政”的经济内容,主要就是“富民”。他认为当时的各国统治者不讲仁义,不实行仁政,人民的生活很苦。他对这种现象做了比较深刻的揭露。他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梁惠王上》)统治者对“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梁惠王上》),又说“凶年饥岁,君之民弱者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孟子·梁惠王下》)因此,君主要实行“仁政”,在经济上就要“使民富”。孟子认为使人民有“恒产”,发展小农经济是实行“仁政”的根本措施。所谓“恒产”,就是固定的产业。孟子认为当时的民,或者无恒产,或者恒产很少。因此,“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不懂礼义的人当然也就无恒心。所以,孟子说:一般老百姓“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主张“制民之产”,使老百姓有能够维持一家生活的“恒产”。孟子说:“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具有多少恒产才能维持上述生活呢?孟子认为需要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以及“五母鸡,二母彘”。他说:“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孟子·尽心上》)孟子所讲的“使民富”,具体来说就是这种生活水平。孟子认为老百姓有了这样的恒产,有了这样的生活,“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可见,孟子的恒产主张的目的在于维护君主的统治。孟子在讲恒产时,曾把恒产与古时的井田联系起来。这就使孟子的恒产论带有浓厚的复古色彩了。孟子关于井田的设想有一些是落后于当时的生产关系的。比如他提出“同养公田”,就是以劳役地租为主的提供剩余劳动的形式,落后于当时以实物地租为主的形式。但是,孟子的井田设想还是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孟子提出井田制之后,其影响是很大的,成为封建社会中解决土地问题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成为中国古代大同理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孟子主张在百姓有“恒产”的基础上,搞好生产。他把“土地辟,田野治”作为国家治理得好的重要标志之一(参见《孟子·告子下》)。在如何搞好生产问题上,孟子主张“深耕易耨”,把地种好,同时还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他还讲到“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孟子·梁惠王上》)从此可见,孟子重视农事季节和农业技术,并非空讲仁义。他重山林鱼鳖养生的主张具有辩证思想,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生态平衡意义。他在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还重视“鸡豚狗彘”“鱼鳖”,说明他具有一定的我们现在所讲的“大农业”、“大粮食”的观点。
在赋税问题上,他主张“薄税敛”,认为“薄其税敛”是“民可使富”的重要措施之一。他说:“市,廛而不征”,“关,饥而不征”,“耕者,助而不税”,“廛,无夫里之布”。(《孟子·公孙丑上》)就是说不征坐商税,商货经过关卡也不征税,宅地无生产不征“里布”,无职业之人不征“夫布”。农业税采取助耕公田的办法。
(三)孟子的分工和价格思想。他认为分工是必要的,因为“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他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分工,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那就使天下的人都疲于奔命了。孟子实际上意识到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还由分工讲到交换,认为在分工的基础上互相交换自己的产品,“以羡补不足”,农民可以自己多余的粮食,妇女可以自己多余的布帛去换取自己需要的其他产品,而工匠可以自己的产品换取粮食。(参见《孟子·滕文公下》)这样的分工和交换是对交换的双方都有利的。
孟子还讲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他说:“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他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来为统治者、剥削者辩护。
孟子还探讨了各种商品价格不同的原因。他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物价不同的原因在于物的“情”不同。“物之情”指什么?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但无论如何,孟子所讲的物之情是指商品的内在的东西。孟子还讲“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孟子·滕文公上》)同样是鞋,只是大小不同,价格就应不同,可见,这是由量上的不同造成的。我们可以认为孟子已模糊地意识到商品价格的不同是由其内在的价值不同造成。但这种决定商品价格的价值是什么?孟子没有讲,他也不可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