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278页(1204字)

【生卒】:1882—1982

【介绍】:

现代经济学家。又名元善。生于浙江省绍兴县,父辈以酿酒为业。1906年,马寅初毕业于北洋大学。后留学美国,先后在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从事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和教学。1916年到北京大学任教,后任教务长。“五四”运动时,他挺身而出,热情支持。1920年,他和上海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合办了东南大学商学院。1927年后,任上海交通大学、南京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抗战期间,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这期间,马寅初写了大量论述和评介西方经济学的着作。

1939年,马寅初在重庆和周恩来、王若飞交往,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指导下,政治和学术观点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在他的论着中,主要论述了中国经济改造的道路;经济发展与政治改革的关系;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外汇理论与政策等问题。他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反对蒋介石集团的独裁统治;要求抗战卫国,反对出卖民族利益;要求发展民族工商业,反对四大家族官僚垄断;要求稳定币值,反对通货膨胀,并在立法院正式提案,主张向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他对于“四大家族”制造通货恶性膨胀,施行管制贸易,独占国家资源,勾结帝国主义等倒行逆施,疾恶如仇,公开抨击。在我党的支持下,他不畏强暴,多次参加进步学生的示威游行,表现了一身正气。1942年8月,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囚禁达两年之久。

全国解放后,马寅初先后出任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校长。1960年因发表《新人口论》而遭到错误的批判,被迫离开北京大学。1979年,党中央为他平了反,恢复了名誉。1982年5月,马寅初因病逝世,终年101岁。

马寅初热情歌颂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他以科学的、严肃的态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先后发表了《新中国货币制度的特点及其优越性》(1955)、《我国预算的优越性》(1956)、《联系中国实际来谈谈综合平衡理论和按比例发展规律》(1956)、《我国资本主义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新人口论》(1957)、《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1958)等重要论着40余篇。主要论述了通货膨胀的实质及其危害;新民主主义经济及其特点;新中国货币金融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新中国财政的特点和优越性;计划经济和综合平衡的理论;中国的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等。这些论述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部门、地区等的综合平衡,财政收支平衡,稳定物价以及控制人口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