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古,阿瑟·赛西尔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349页(1591字)
【生卒】:1877—1959
【介绍】:
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生于英国比彻兰,其父是退休军官。庇古早年进入哈罗公学。后来作为皇家学院的历史学者入剑桥大学,头两年学历史,第三年开始学经济学。1901年开始教经济学。1902年成为皇家学院成员。1908-1943年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主要着作有:《工业和平的原理与方法》(1905年)、《福利经济学》(1920年,这是庇古最重要的着作,该书于1912年第一次出版时名为《财富与福利》,在此后30年里不断扩充,并于1920年改名为《福利经济学》)、《失业》(1914年)、《资本税与战争财产税》(1920年)、《战争的政治经济学》(1921年)、《应用经济学论文选》(1923年,该书选入了庇古1917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上的重要文章《货币的价值》)、《工业波动》(1927年)、《公共财政研究》(1928年)、《失业理论》(1933年)、《静态经济学》(1935年)。
庇古是马歇尔的忠实信徒和学生,他在剑桥大学35年的教学生涯中传播、阐释和补充了马歇尔的学说,他要学生们相信:“马歇尔的着作中什么都包括了。”此外,庇古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也有他个人特有的贡献。他创建了现代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他的《福利经济学》一书被认为是对“以效用理论为基础的福利经济学最详尽最圆满的论述”。庇古认为,社会总福利是各个个人福利的总和,一个人的福利是他所感到的满足的总和。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的满足最大化。经济福利是从货物和劳务中所获得的满足,它是总福利的一部分,它的增加(如果它不引起非经济方面的损害的话)会导致总福利的增加。社会经济福利的大小取决于国民净收入总量的大小和收入分配状况这两个因素。通过提高效率来扩大国民净收入总量,或者提高穷人收入所占的份额,亦即使收入均等化,都会扩大社会总福利。这后一点的原因在于,把一部分收入从富者转给穷者,是牺牲了较弱的欲望而满足了较强的欲望,从而能使总满足量增加。这个观点牵涉到满足或效用在个人之间能否比较的问题。庇古在晚年(1951年)回答实证经济学在这个问题上对福利经济学的攻击时声称,满足即使不能直接衡量,原则上讲它也不是不可比较的,可以把这种比较与边际变化联系起来。从本质上说个人之间的效用并非不能比较,但事实上这种比较是困难的。庇古就这样把结论建立在未证明的假设之上。
在论及失业的原因时,庇古把失业归咎于工资率缺乏弹性。他的这个论点对后来的庸俗经济学较有影响。
庇古在他1917年发表的文章《货币的价值》中提出了着名的货币数量论的剑桥现金余额方程式(马歇尔在1923年才提出这同一个公式):M=kpy。其中M是货币需求量,p是物价水平,y是以不变价格
计算的国民收入,,是交易方程式MV=PT中货币流通速度V的倒数。剑桥方程式从马歇尔的供给需求分析方法出发,把货币看作是一种资产,强调了影响个人手中所持有的货币量的各种因素。庇古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意愿中的货币持有量。如果价格上升,人们手头持有的货币量减少,那么他们就会减少对商品劳务的购买,从而会减少过剩需求,迫使价格下降以恢复均衡;反之则反是,亦会恢复均衡,这个理论就是所谓的“庇古效应”。
庇古和凯恩斯在剑桥共过事,他们的个人关系很好,彼此宽容和相互钦佩,但经济观点却截然不同。凯恩斯注重经济政策和实际问题的研究,是马歇尔理论的叛逆者。而庇古则注重理论研究和传授,是马歇尔理论的忠实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