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逊,琼·维奥莱特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366页(1468字)

【生卒】:1903—1983

【介绍】:

英国着名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父弗雷德里克·莫里斯爵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陆军上将。她于1921年10月入剑桥大学吉尔通学院学习,免读一年级,1925年毕业。1927年获剑桥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与剑桥大学基督圣体节学院研究员奥斯汀·罗宾逊结婚。1926-1928年,因奥斯汀·罗宾逊被任命为印度格瓦利奥尔邦大君的监护人而侨居印度,在拉克斯米拜文学院讲课。1929年与奥斯汀·罗宾逊回到剑桥。1931年在剑桥大学经济系任助理讲师,1937年升为讲师,1949年升为高级讲师,直到1965年,当她满61岁时,才被选为教授。1971年退休,转为名誉教授。1979年荣获皇家学院第一位名誉院士称号。琼·罗宾逊曾访问美国、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墨西哥、古巴、坦桑尼亚等国,并曾8次访问我国,对我国态度颇为友好。

琼·罗宾逊的主要着作有:《不完全竞争经济学》(1933年)、《就业理论引论》(1937年)、《就业理论文集》(1937年)、《论克思主义经济学》(1942年)、《资本积累论》(1956年)、《经济增长理论文集》(1963年)、《经济哲学》(1962年)、《经济论文集》5卷(1951-1979年)、《自由与必然》(1970年)、《经济学异端》(1971年)、《现代经济学导论》(与约翰·伊特威尔合着,1973年)、《发达与不发达问题诸方面》(1979年)、《现代经济学文稿》(1979年)、《现代经济学文稿续集》(1980年)。

琼·罗宾逊对西方经济学的重要贡献是:(1)在斯拉法20年代对马歇尔的厂商理论和完全竞争模式提出的批评的启示下,她创建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它与美国学者张伯伦在同一年提出的垄断竞争价格论一起,为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形成理论奠定了基础。(2)在波兰学者卡莱茨基等人的思想观点的影响下,她使凯恩斯经济学中的短期的、比较静态的分析发展为长期的、动态化的分析。(3)她竭力反对在方法论上的“新古典派综合”,认为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和新古典派的微观经济学拼凑在一起,不仅破坏了凯恩斯理论体系本身的统一性,而且实质上也回复到凯恩斯以前的市场均衡理论上去了。因此,她宣称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不过是“冒牌的凯恩斯主义”。(4)50年代和60年代,在西方经济学界展开的关于资本的含意和测量问题的激烈争论中,她是一个最重要的主角。她发表了许多论着,对建立在边际生产力分析基础上的新古典派收入分配理论进行抨击,其重要论点是:如果没有利息率,资本就不可能被确定为价值总和的数量,所以不能说,资本边际生产力决定利息率。意指采用对分配理论的生产函数研究方法会犯错误。(5)根据斯拉法的商品生产和价格决定理论,琼·罗宾逊进一步发展了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理论,并使这两个理论结合在一起,而论证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增长的结果有利于资产阶级,不利于工人阶级,必然要带来“富裕中的贫穷”,从而加深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

由于琼·罗宾逊主张对投资社会化应给予最优先考虑,认为有可能实行对来自财产的收入分配的政府控制,并坚持殖民主义的遗产——第三世界国家的自然资源的外国所有权的存在是毫无正当理由的这一见解,所以在西方经济学界,她被称为“左派凯恩斯主义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