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米尔顿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373页(1182字)

【生卒】:1912—

【介绍】:

美国货币学派(或称芝加哥学派)的首领。现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生于纽约市。1932年获美国新泽西州州立拉哲斯大学学士学位,1933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45-1946年任教于明尼苏达大学,1948年以后,一直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并兼任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研究员,1977年从芝加哥大学退休,转到斯坦福大学工作。1966年以来一直担任美国《新闻周刊》的专栏作家。1969-1971年,他是尼克松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之一。

弗里德曼的主要论着有:《实证经济学论文集》(1953年)、《消费函数理论》(1957年)、《价格理论》(1962、1976年)、《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与A.J.施瓦茨合着,1963年)、《美国的货币统计》(与A.J.施瓦茨合着,1970年)、《美国和英国的货币趋势》(与A.J.施瓦茨合着,1981年)、《自由选择》(与R.弗里德曼合着,1979年)、《严酷的现状》(1984年)。他的最重要的论文有:《货币政策的作用》(1967年在美国经济学协会上所作的会长演说,载《美国经济评论》1968年3月号)、《货币分析的理论结构》(载《政治经济学杂志》1970年4月号)、《通货膨胀与失业》(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时的讲演,载《政治经济学杂志》1977年6月号)。

据西方经济学界的评断,弗里德曼的贡献,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他是发展“人力资本”思想概念的一位先驱者。

2.他在消费函数理论中说明了“恒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之间的区别,为解决整个经济和家庭样本的消费、储蓄统计的难题提供了思想工具。

3.他的实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他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他对“自然失业率”的系统表述,都有助于他强调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稳定政策的局限性。

4.他关于通货膨胀的根源、后果和可能实行的对策的分析,都具有独创的见解。

5.通过对美国约近一百年的货币史的研究,他重新表述了货币数量论,使“费雪方程”得到扩展,特别是沿着“剑桥方程”进一步强调货币需求取决于总财富,并论证了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重,以及预期利息率(货币利率、债券利率和股票利率)和预期物价变动率等因素,引起了宏观经济学中货币主义者和凯恩斯主义者之间约近20年的长期论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