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森堡,罗莎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451页(1780字)

【生卒】:1871—1919

【介绍】:

波兰、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杰出女活动家,克思主义理论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领袖,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生于波兰札莫什奇一个犹太木材商人家庭。15岁中学毕业后参加革命活动。1899年流亡瑞士,次年进苏黎世大学,先是学习动植物学,后攻国民经济学,研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着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1893年7月和约吉希斯等人创办《工人事业》杂志,反对波兰社会党的民族主义倾向。1894年3月,二人创建波兰王国社会党。1897年大学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898年取得德国国籍,5月迁居德国,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工作。她站在党的左翼一边,坚决反对伯恩施坦主义和米勒兰主义。她写了一系列批判文章,9月下旬连载于《莱比锡人民报》,后汇集成《社会改良还是社会革命》一书,推动了反对修正主义思潮的斗争,赢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声誉。1900年9月出席德国社会民主党美因兹代表大会,主张掀起抗议帝国主义联军侵略中国的运动,支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10月,与梅林共同担任《莱比锡人民报》主编,两年后退出。1904年1月,为一次反对军国主义的演讲被加以“侮辱皇帝罪”判三个月监禁。同年7月,写作《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问题》,对列宁的建党思想提出不同看法。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后,她积极宣传这一革命的经验,即通过武装起义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建立革命专政;并同卡尔、李卜克内西、蔡特金、梅林一起付诸实践,开展议会外斗争,组织群众政治罢工。年底,波兰革命运动高涨,赶赴华沙,站到斗争前哨,被工人称赞为“革命之鹰”。不久被捕,身体十分虚弱,在党组织和亲友援救下被保释。1906年撰写《群众罢工、党和工会》一书,联系西欧实际应用俄国经验,阐述德国工人运动任务,受到列宁赞扬。年底,由于宣传罢工被判2个月监禁。1907年在第二国际斯图加特大会上,和列宁一起对倍倍尔起草的关于军国主义问题的决议案提出修正,强调无产阶级在战争爆发时必须利用战争所引起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唤起群众进行斗争,以加速资本主义统治的崩溃。这年起被任命为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讲师,后根据讲义出版了《国民经济学入门》一书。1910年上半年开始同考茨基公开论战,写了《疲劳还是斗争》、《理论和实践》等文章,批判其用国会内的斗争逐渐消耗敌人力量的所谓“疲劳战略”,主张采取政治罢工手段发动群众进行革命。1913年底,和马尔赫列夫斯基创办独立的左派刊物《社会民主党通讯》。面对日益加深的战争危机,她不断着文和演说反对军国主义,揭露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1914年2月被判一年监禁(未实行拘捕)。1913年发表研究帝国主义的理论着作《资本积累论。从经济上说明帝国主义》,分析了资本积累的实际过程,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掠夺殖民地、对外扩张的反动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一致投票赞成军事拨款,支持帝国主义战争,背叛社会主义原则。卢森堡站在国际主义立场上,坚决反对党内右派的社会沙文主义,同时也反对考茨基的中派主义。1915年2月以“叛国罪”被捕,在狱中写成《社会民主党的危机》一书,后以“尤尼乌斯”笔名发表,揭示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谴责了党内右派的背叛行为。但也有错误,如认为帝国主义时代不可能发生民族解放战争。1916年2月获释。7月第5次被捕。俄国十月革命后,在狱中写了《论俄国革命》(手稿),热情歌颂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高度赞扬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行动,坚决拥护无产阶级专政和苏维埃制度。但由于对俄国情况缺乏了解,对布尔什维克的某些政策措施(如土地政策、民族政策、解散立宪会议等)的批评有片面性。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后获释出狱,立即投身革命。1918年11月,与李卜克内西一起主编新创刊的《红旗报》,并创建斯巴达克联盟。年底,以此为基础创建德国共产党,从组织上同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彻底决裂。在党的成立大会上作了《我们的纲领和政治情况》的报告。1919年1月,柏林工人起义失败,和李卜克内西一起惨遭反革命势力杀害。

卢森堡在一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中曾经发生过错误;但正像列宁所指出的,“虽然犯了这些错误,但她始终是一只鹰”,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