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维尔弗雷多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566页(1191字)

【生卒】:1848—1923

【介绍】:

意大利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生于法国巴黎,1923年死于瑞士塞利尼。青年时代曾攻读工程学,1870-1892年任罗工程师。从1893年起担任洛桑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早年从事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晚年才进行社会学的研究。他的主要社会学着作有:《论普通社会学》(1916)。

帕累托在他事业的后期主要致力于建立一种把数学分析方法应用到经济和社会现象的学说。当他体会到他的经济学不能解决具体问题,就产生使用更广泛的科学来补充经济学的强烈要求,于是转而研究社会学。

他的全部社会学理论的关键在于“逻辑的”和“非逻辑的”行为概念。他心目中原本存在的那种经济行为的类型构成事前一种行为概念,而这一行为就既定的主观目的来说是理性的行为。然而帕累托的社会学中所主要分析的问题关系到另一类型。他用归纳的方法研究非逻辑的行为。他在此基础上区别出两种不同的主要成份,一种是变化多端的因素,包含对行为所作的逻辑的或假逻辑的推理,他称之为“推论”。另一种是比较稳定的因素,是在理性上并无根据,也不能自圆其说的“感情的表现”,他称之为“基本势力”。

帕累托对于具体解释社会现象所作的最大贡献,是他的社会变革周期论,即所谓“精英循环论”。他提出了一个“意态稳因”的概念,认为这是决定人类行为的“常数”。他将“意态稳因”概括为两类:“结合的意态稳因”和“总体不变的意态稳因”。后者是指理想的目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其特点是个人和当前的利益服从理想的目的;而前一类行为则热中于目前的和明确的利益。他以这两种意态稳因在人类中的相互消长来解释社会稳定性和社会变化。他认为,在政治领域中,最理想的社会的领导层应当是“结合意态稳因”占统治地位的人(他喻之为狐狸,从事创新、实验、冒险);而追随者应当是“总体不变意态稳因”占统治地位的人(他喻之为狮子,比较保守、墨守陈规、按惯例办事、缺乏创造性)。帕累托强调,历史事件表明,统治阶级没有充分重视把较低阶层中具有领导才能的人吸收到自己的社会阶层中来,这就导致革命,导致具有较高的“结合的意态稳因”的群体取代旧的精英。“精英循环”就如此持续下去,构成了人类历史。帕累托认为,类似政治领域中的“狐狸”和“狮子”,经济领域中存在着“投机者”和“食利者”,思想领域中存在着“怀疑主义者”和极端的信仰主义者。这对立的双方相互消长,决定着经济和思想领域的状况和性质。

帕累托认为当代社会已接近于“结合的意态稳因”可能取得优势的极端,因此他的思想受到了法西斯分子的赏识。同时,他的学术思想也影响了结构功能主义学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