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冯·约翰·沃尔夫冈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867页(1114字)

【生卒】:1749—1832

【介绍】:

德国人、剧作家、思想家。1749年8月28日生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家庭里,父亲是法学博士,当过本市的参议员。母亲是市长的女儿,她是歌德早期教育的启蒙教师。1765年歌德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开始文学创作,写过一些罗珂珂式的抒情诗和戏剧。1770年4月,歌德在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学习法律,次年8月获法学博士学位,并结识狂飙突击运动纲领的制订者赫尔德。从此,歌德注意采集民歌。由于与弗里德里克·布里翁的爱情,歌德写出他最早闻名的抒情诗。1771年8月至1772年4月,他在法兰克福任律师,开始为《法兰克福学者通报》撰稿。

1772年5月至9月,歌德与夏洛蒂·布甫相遇,对她产生了爱情,这种关系为他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提供了素材。1772年9月至1775年11月写出剧本《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1773),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自由体诗歌《浮士德》初稿等。其中《少年维特之烦恼》引起强烈反响,从此歌德名声大振。1775年从瑞士游历归来,应魏玛公爵邀请,担任枢密顾问。1782年起,又任魏玛公国首相,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但未触及封建本质,以后遂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1786年,歌德去意大利访问,研究古希腊、罗艺术,逐渐形成他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想。在此期间,完成剧本《伊菲格涅》和《埃格蒙特》。回到魏玛后又完成剧本《塔索》。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歌德不理解群众的革命力量,写过一些嘲讽革命的诗歌。1794年以后,歌德和席勒日渐接近,密切合作,直到1805年席勒逝世前,两人都写下许多重要作品。

晚年时期,歌德的代表作是诗剧《浮士德》。该诗根据十六世纪民间传说写成,长达一万二千余行,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德国进步的、科学的力量和反动的、神秘的力量之间的斗争,宣扬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歌德的重要作品还有长篇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叙述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生活的自传体作品《诗与真》,还有小说《亲和力》。歌德的抒情诗十分优美,是德国诗歌的瑰宝。此外在自然科学方面,歌德也多有贡献,如发现人类颚间骨,并着有关于植物形态学和颜色学的论文。歌德的诗歌影响了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德语诗歌。德国的长篇小说很大部分是描述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成为这类小说的榜样。至于《浮士德》在德国和世界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举世公认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