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鲍耶陀夫,亚历山大·谢尔盖也维奇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870页(685字)

【生卒】:1795—1829

【介绍】:

俄国剧作家。1795年1月15日出生在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自幼才华出众,很早就学会了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德语和英语;之后,又学会了意大利语、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在莫斯科大学的贵族寄宿中学毕业后,于1806年升入莫斯科大学。在大学期间,他结识了不少未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进步青年;与普希金曾有过交往;冯维辛和拉季舍夫等进步作家的作品对他的影响极大。

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他志愿参军。1817年,在外交部任职。1818年,被派往波斯任俄国外交使团秘书。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他受到株连,曾有半年之久被剥夺自由。1828年,再次被派往波斯任全权大使,这实际上是“政治流放”。1929年2月11日,俄国驻德黑兰使馆遭到波斯人的袭击,格里鲍耶陀夫惨遭暗害。

格里鲍耶陀夫的文学创作开始于大学生时代。他的名作喜剧《智慧的痛苦》(一译《聪明误》)有力地反映了19世纪初俄国社会尖锐的思想斗争:一边是以专横、愚昧、守旧的大贵族法穆索夫为首的贵族顽固派,另一边是进步、文明、渴望行动的贵族青年恰茨基。恰茨基极有天分,但在那个黑暗笼罩着的社会里,他的天才无处使用,但又不愿阿谀奉承,故称“智慧的痛苦”。这一喜剧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剧本中的大量台词成为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名言而载入《俄语详解词典》(着名语言学家乌沙可夫教授主编),对俄罗斯规范语言发展有很大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