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阿列克塞·马克西姆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892页(1045字)

【生卒】:1868—1936

【介绍】:

苏联俄罗斯作家。无产阶级文学和苏联文学的奠基人。原名阿列克塞·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城(今高尔基市)。父亲是木匠,母亲是小业主的女儿。他早丧父母,童年在外祖父家度过。外祖父破产后,他在11岁时“走向人间”,自谋生路。他曾漂泊俄国各地,当过鞋店学徒、绘图师、家庭听差、木工、码头脚夫、烤面包工人等。在漂泊中,他亲自体验到劳苦大众在沙皇统治下的艰难生活。他的自传体小说《童年》(1913-1916)、《在人间》(1913-1916)和《我的大学》(1922-1923)三部曲就是取材于漂泊生涯。三部曲是高尔基作品中最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一部分。三部曲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走向革命的道路,同时也反映了俄国一代劳动者在黑暗中找寻光明的艰难历程。

高尔基的作品主要描写人民的苦难和他们的反抗,揭露市侩的丑恶,歌颂人民的美德。他的名着散文《海燕》(1901)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革命的情绪。剧本《底层》(1902)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的毒疮,还刻画了被损害被侮辱的“底层”小人物。

1906-1913年,高尔基先后到美国和意大利。在此期间,他写了《意大利童话》(1911-1913)和不朽的长篇小说《母亲》(1906)。小说《母亲》是在1902年索尔莫沃工厂工人“五一”游行事件与1905年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它描绘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壮丽图景,塑造了巴维尔自觉地为社会主义斗争的英雄形象,展示了母亲从逆来顺受走向革命的深刻变化。列宁在意大利卡普里岛上读到这本书时称它为“非常合乎时宜的书,工人们读后一定会得到很大益处”。

1924-1931年,他写完报告文学《列宁》。作家在列宁的形象中看到了“大写的人”的理想体现。他晚年还写了剧本《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1932》、《瓦萨·日烈兹诺娃》(1935);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反映了垂死的资本主义与新生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冲突。1925年,高尔基着手创作史诗巨着《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描写了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40年的变迁,揭示了历史前进这一不可逆转的规律,指出与人民为敌的社会必遭灭亡。

高尔基于1936年6月18日逝世。

上一篇:达里奥,卢文 下一篇:普列姆昌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