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波托尔特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900页(1301字)
【生卒】:1898—1956
【介绍】:
德国剧作家、诗人。1898年2月10日生于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父母是富裕市民。1917年入大学,先攻哲学,后改为医学。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时,曾被推举为士兵委员会成员。革命遭到镇压后,布莱希特把他对革命的感受写进剧本《夜半鼓声》(1919)中。该剧于1922年2月22日在慕尼黑话剧院上演,同年获“克莱斯特奖金”,从此引起德国戏剧界注目。1923年被聘为慕尼黑话剧院导演兼艺术顾问,1924年应着名导演马克斯·赖因哈德之聘任柏林德国话剧院艺术顾问。1926年,布莱希特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1933年,由于希特勒上台,布菜希特被迫携妻流亡国外,先后在法国和丹麦居住,同时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1939年,他被迫离开丹麦去瑞典,次年去芬兰,又一年转道苏联去美国,在圣莫尼卡居住六年。1947年返回欧洲。1948年回到柏林。晚年同妻子海伦娜·韦格尔领导了柏林剧团的活动。1956年8月14日逝世。
布莱希特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戏剧创作方面。他早期的剧作有:《人就是人》(1926)、《马哈哥尼城的兴衰》(1927)、《三分钱歌剧》(1928)、《屠宰场里的圣约翰娜》(1931)等。这些作品大多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信念。这是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果。
20年代末30年代初,布莱希特开始创立叙事剧。按体裁可分为“教育剧”、“寓意剧”和“历史剧”。“教育剧”是布莱希特尝试创立叙事剧之初经常采用的形式,是20、3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中蓬勃发展的宣传鼓动工作的直接产物。大多表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这类作品长于逻辑推理,不注重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因而有概念化倾向。比较成功的作品是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的《母亲》。
“寓意剧”的特点在于对社会矛盾进行哲理性的概括。优秀的剧作有:根据芬兰女作家赫拉·沃里约基讲述的民间故事创作而成的《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表现人的善良性格和行为不能见容于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的《四川一好人》;根据中国元杂剧作家李潜夫的公案戏《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改编的《高加索灰阑记》。
布莱希特的历史剧都是借用历史题材,回答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治问题,如:《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伽利略传》,《公社的日子》等。
布莱希特的诗歌创作始终同德国社会政治生活紧密相联,许多重大事件,都在他的诗歌里得到表现,如《团结之歌》、《统一战线之歌》、《赞美地下工作》、《赞美共产主义》、《赞美党》等。主要诗集有《家庭格言》、《歌曲集》、《斯文堡诗集》和《诗百首》。他还创作了长短篇小说多种,如《三分钱小说》、《尤利乌斯·凯撒的事业》、《负伤的苏格拉底》等。《戏剧小工具篇》是他关于叙事剧的理论性思考的总结,被誉为“新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