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977页(1108字)

【生卒】:584—618

【介绍】:

隋唐时期教育家。字仲淹。绛州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有较深厚的家学渊源。父亲王伯高是广收门徒的儒学大师,哥哥王绩是隐居不仕的学者。王通从小随父兄读书,勤奋刻苦,15岁已有所成就。24岁时,抱着经世救民的思想,赴长安向隋文帝上书“太平十二策”,建议隋文帝实行尊王道,推霸略之术。隋文帝没有采纳这些建议,王通便回到家乡,从事教学和着述。30岁时,学业大成,及门弟子千余人。唐初着名学者、政治家魏徵,房玄龄、温大雅、李靖等人都与他有交往。

王通为人气量宽宏,待人谦恭,在学术思想上持论中和。在《中说》一书中,他主张为人要行“中道”,认为“游尼之门,未有不治中者也”。又说“千变万化,吾常守中焉。”具体地说,他的“中道”就是“不违礼”,他的教育原则就是继承先儒的中庸之道,以持中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在人性问题上,王通法孟子,主性善,认为凡人皆有仁、义、礼、智、信五德,这五德在宇宙中叫“天理”,体现在具体人身上就是本性,教育就是要使人的一切言行符合天理和人的本性。为此,他提出了“乐天知命、穷理尽性”的口号,认为达到这八个字,就能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君子”和“圣贤”。

在教育理论上,王通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求道,而不在于求利。学习的目的在于求为圣贤,而不在于学些装点门面的文辞。他说:“君子之学进于道,小人之学进于利”。又说:“学期为圣,徒意文辞,非真学也。”在教育方法上,他强调因材施教和人格感化。他和孔子一样,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志向,对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作深入的了解,利用问答法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和讨论。在道德教育上,他除强调要学习儒家经典外,还强调“闻过”、“改过”和“无私”,劝诫学生不要“好进”、“多言”、“不知耻”。更可贵的是他还重视劳动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指出劳动是“人人的职责”。

关于教师,王通也有独特的见解。他一方面认为“虽天子必有师”,强调教师的作用;一方面又认为学习应该无“常师”,“唯道所存”,“度德而师”。

王通除在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方面有建树外,对魏晋以来的文学也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他反对当时“文不及理”的现象,认为凡论,要“上明三纲,下达五常”,从不只谈音韵等艺术问题。王通死后,门下弟子尊他为“至人”,称“文中子”;并按照《论语》的体材,将他的话追忆成书,取名为《中说》,记下了他的主要思想。

上一篇:陆德明 下一篇:《师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