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995页(1176字)

【生卒】:1659—1733

【介绍】:

清代教育家。字刚主,号恕谷。保定蠡县(今属河北)人。早年曾从学子颜元,是颜元最出类拔萃的学生。颜元在授徒时,曾对社会上流行的童蒙读物《三字经》提出异议,认为该书开首便讲“人之初,性本善”,不符合儿童的特点,对其作了若干删改。李塨在此基础上整理押韵,编得172韵、351字的《三字本》,对宣传颜元的教育思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李塨发挥了颜元的教育思想,继续他的教育实践,倡导一种注重实学,强调“习行”、“习动”,反对读死书的学风,故后世将他和颜元并称为“颜李学派”,将他们的着作合编为《颜李遗书》。颜元死后,李塨曾与颜元的另一高足王源一起撰写《习斋先生年谱》,并在《大学辨业》、《传注问》等着述中阐发了自己的思想。

早年,李塨乡试后进入京城,由于他的名声和学识吸引了许多文人和显达,上门请教和论学的人很多。着名史学家万斯同读到他的着作《大学辨业》后,曾称赞他为“圣学真传。”晚年遵照老师颜元的遗嘱,修葺习斋学舍,并改习斋之名为“传道祠”,作为门人学习圣道的地方。此后,李塨在这里讲学,求学者很多。

根据颜元“理在事中”的思想,李认为,“夫事有条理曰理,即在事中。今曰事在理上,是理别为一物矣。”指出:“离事物何为理乎?”明确地批评了程朱学派的理气观。在教学过程中,李塨注重实际知识。他说:“纸上之阅历多,则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则经济之精神少。”指出宋明理学家空谈“致虚守寂”,就是宋明两朝亡国的原因。作为一个学者,“所学即其所用,所用即其所学”。学而不用,崇尚空谈,是不能达到学为圣贤的目的的。

在教学方面,李塨根据习斋教规修改成为普通教规,对教学提出了要求,并订有三种自学课程表。规定了言、笑、坐、立和性情方面的修养,以及统治手法、经史文章、医术等学习内容。在教材方面,李塨编有《小学稽业》和《圣经学规》两本颇有价值、循序渐进的教科书。前者囊括了小学教育的所有知识,按学生年龄规定了各个时期所应学习的内容,有数数、方名、食食、幼仪、诵、舞勺以及计算、音乐、礼让等等。后者是13岁以后所学知识,主要是摘选《四书》、《五经》的内容。

李塨在南游之后逐渐转入考据一途。其着作有《周易传注》、《筮考》、《郊社考辨》、《论语传注》、《大学传注》、《中庸传注》、《传注问》、《李氏学乐录》、《大学辨业》、《圣经学规纂》、《小学稽业》、《拟太平第》、《阅史郗视》、《论语》等多种,后归入《恕谷文集》和《恕谷后集》。1923年北京四存学会曾将他与颜元的着述合编为《颜李丛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