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布卢斯·弗里德利希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064页(1085字)

【生卒】:1904—

【介绍】: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并据此设计制造了教学机器,对西方国家的教育影响很大,被西方学术界誉为“教学机器之父”。

斯金纳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从小喜爱“发明创造”。他最初在汉密尔顿学院主修文学,毕业后,又转入哈佛大学研究心理学,1931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教于明尼苏达大学和印第安那大学,1948年回哈佛大学从事行为及其控制的实验研究,现任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斯金纳关于学习的理论,是建立在着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基础上的。他设计了一种动物实验仪器——一个简单的箱子。箱里放置动物(白或鸽子),并设一杠杆作为输送食物的机械。当动物压这个杠杆时,就有一颗食物送进装在箱壁下面的小盘里,动物就可以得到食物。由此他认为,学习是行为的变化,为了获得新的行为,必须从事这种行为,而行为的有效结果,反过来强化了这个行为。

斯金纳非常强调“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在教育上的意义。他认为通过环境的操作和对某些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够随意地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从30年代起,斯金纳开始研究儿童教育问题,并设计出程序教学机器。程序教学的主要原则及其特点有:第一,小步子逻辑序列。斯金纳把教学内容按内在联系分成若干小的单元,编成程序,每次只给一小步。步子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比较容易地获得有关知识。第二,学生的积极反应。斯金纳指出,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消极接受,学生不能普遍地经常地做出积极的反应。而程序教材或教学机器呈现给学生的知识,一般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填空、解题、书写答案等做出积极反应,不再是被动的了。第三,信息及时反馈。学生做出的每个反应,教学机器都要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教学机器每走一步,都附有正确的答案,学生可以核对。第四,学生自定步调。每班学生的学习都存在上中下三类差别。传统教学总是统一进度的,而程序教学则可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进度,叫做“自定步调”。第五,最低的错误率。由于教材编制是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因此,学生可能每次都作出正确反应,使错误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程序教材分为直线式和分支式两类。目前的程序教学已利用电子计算机装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