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分阴阳
书籍:中国语言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139页(367字)
指古代的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类。它以声母的清浊为分化条件:清声母字(包括全清和次清)变为阴平,浊声母字(包括全浊和次浊)变为阳平。如全清:帮(帮母)、方(非母)、当(端母)、张(知母)、相(心母)、庄(庄母)、章(章母)、商(书母)、香(晓母)、央(影母)。次清:滂(滂母)、芳(敷母)、汤(透母)、仓(清母)、昌(昌母)、康(溪母)。全浊:旁(并母)、房(奉母)、堂(定母)、肠(澄母)、藏(从母)、常(禅母)、强(群母)、航(匣母)。次浊:忙(明母)、囊(泥母)、郎(来母)、瓤(日母)、昂(疑母)、羊(喻四母)。平分阴阳的现象大约在唐代就开始了,宋代的文献资料也有所反映。但明确地把平声分为阴阳两个调类,是从元代《中原音韵》开始的。在现代普通话和大多数方言中,都存在这种现象。
上一篇:调类稳定调值易变说
下一篇: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