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形替代法
书籍:中国语言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285页(513字)
①词汇学术语。也叫“同形结合法”。根据语言成分活动能力强弱程度来确定词和非词的界限的一种方法。一个语言格式AB,在保证语法结构形式同一的前提下,如果能用别的语言成分自由替换其中任何一项,构成XB、YB、ZB或AX、AY、AZ,且它们都成立,则A和B是彼此独立的词;如不能作上述替换,则AB只是一个词。如“买书”可替换构成“看书”、“借书”、“读书”、“写书”、“买票”、“买菜”、“买衣服”等等,所以“买”和“书”各是独立的词;“月亮”不能作上述替换,因而只是一个词。由于语言成分活动能力的强弱是相对的,无法规定这种替换的自由程度。所以在实践上替代法价值较小,已不大为人们所采用。参见“扩展法”。②语法学术语。从语言结构中分析和确定其基本单位的方法。如把“我吃饭”这一结构中的“吃”提出来,放在“他……面”、“猪……糠”等与“我吃饭”形式相同的环境中,同时又用同类成分,如“盛”、“煮”等替代“吃”填入“我……饭”中,造成“我盛饭”、“我煮饭”等一系列与“我吃饭”形式相同的结构。根据这样的替代比较,就可以确定“吃”是汉语中一个基本单位。同形替代法还可以用来辨认汉语中的语素。
上一篇:扩展法
下一篇: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