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声求义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964页(528字)

根据词与词之间的声韵关系(音同、音近、音转)推求意义的学说。具体方式有:破假借,求本字,推求语源,推求语根,联系同源,联系词族。声训肇始于先秦时期。汉人传注中采用破读,或以本字释借字,或以本字之义释借字。郑玄主张:就其原文字之声类,考训诂,捃秘逸。许慎《说文》“声训者十居七八而义训不过二三”。刘熙《释名》全以声训阐释命名之指归。宋人王圣美创“右文说”,认为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元代戴侗认为“夫文生于声音也,有声而后形之以文,义与声俱立,非生于文也”,并批评“训诂之士,知因文以求义矣,未知因声以求义也”。明末清初,方以智指出“欲通古义,先通古音”和“因声求义,知义而得声”;黄生也提出”可因声以知义”。乾嘉年间,古音学高度发展,因声求义说趋向成熟。戴震提出“训诂音声,相为表里”的原则,并创立阴阳对转论及声转说。段玉裁提出形音义三者互求、六者互求,以十七部统《说文》;王念孙作《广雅疏证》,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不限形体。章太炎制定音变、义变条例,探讨同源字族,着有《文始》。黄侃总结出“以音统义,以书证音”的训诂方法。汉语中事物之异类同名者,其命名之意亦相近,古书又多用假借,这些是因声求义的基础。

上一篇:六者互求说 下一篇:音随义转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