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兰古文字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983页(536字)

*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和*《中国文字学》两部专着中,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出考释古文字四种方法——偏旁分析、历史考证、对照法和推勘法,将古文字研究建立在扎实的科学基础上,一扫揣测附会陋习。在汉字构成问题上,突破了传统的《说文》“六书”体系,提出象形、象意、形声“三书说”,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汉字“自然分类法”。从三十年代起,他已注意利用新石器时代的陶文探讨中国汉字的起源,晚年更进一步结合考古新发现,提出距今五六千年的大汶口陶器刻划符号已经具备文字性质,是中国目前见到的民族文字的最早远祖的观点,对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在*《殷墟文字记》、《天壤阁甲骨文存》、《获白兕考》等论着中,运用以偏旁分析法为中心的一套方法考释甲骨文,释出一百余字、其中释“秋”、“兕”、“麋”、“”等字已成定论。有关青铜器断代名物考订、字形辨识、词语考证、文义解释同样取得重要成果。在《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一文中,主张“康宫”为康王之庙,“王姜”乃昭王之后,确立了一批昭穆时代的铜器。尔后在《周昭王时期的青铜器铭刻》与《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等书中,观点义有进一步发展。他对石鼓文、侯盟书、马王堆帛书等亦做过精湛的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