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切改良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996页(594字)

明清之际,为使反切用语更适于拼读而开展的修订改进反切的研究活动。主要成果有明代吕坤的《交泰韵》(1603年)、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1626年)、清代杨选的《声韵同然集》(1659年)、潘耒的《类音》(1708年前)、李光地的《音韵阐微》(1726年)、刘熙载的《四音定切》(1878年)等。吕坤主张:(1)平声字以入声为切,如“空”,酷翁切;入声字以平声为切,如“酷”,空屋切;上声字必用两上,如“宠”,楚陇切;去声字必用两去,如“送”,素瓮切。(2)反切下字顾及阴阳调的分别,如“东”,由“德红切”改为“笃翁切”。潘耒主张:(1)反切上字除仄声切平,平声切仄以外,还须用等呼相同的字。如“先”,由“苏前切”改为“薛烟切”。(2)反切下字必用影喻二母的字;影喻无字可用,则用晓匣;晓匣无字,再用见溪群疑。如“中”,由“陟弓切”改为“竹切”。李光地主张:(1)反切上字必用支、微、、虞、歌、麻韵的字,反切下字必用影喻二母的字。(2)反切上字无法用上述数韵者,借用仄声韵或他韵之字。反切下字无法用影喻二母者,借用其他声母之字。反切的改良以李光地的《音韵阐微》为最差。由于汉字本身不能显示构成字音的音素,不适宜作为分析字音和注明音读的工具,同时汉字的读音也有时代和地域的差异,因此反切的弊病终究无法根除,反切注音法终究要被拼音字母所代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