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改革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1022页(828字)
语文运动之一。晚清以来产生的拼音文字运动、国语运动、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等对于文字改革都起过一定的作用。1949年10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1951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这一号召,对后来中国文字改革工作影响极大。1952年成立了直属国务院的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1954年12月改组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5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和《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草案》在会上讨论后修正通过。会议给普通话下了科学定义。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第二十三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分批公布的简化汉字共二千二百三十八个。1958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上作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明确指出:“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就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草拟《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公诸报刊,征求意见。第一表二百四十八个字1978年开始在报刊上试用(一年后停止试用)。1980年由中外学者及各方面人士联合发起组织了“汉字现代化研究会”,开展了汉字现代化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研究。198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徐德江的《文字改革要适应国情》,首次公开对建国以来的汉字改革表示异议。1985年12月,国务院决定把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扩大了它的工作范围和行政职能。1986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规定了*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和任务。1986年12月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在北京召开“汉字问题学术讨论会”。1988年10月《人民日报》海外版与汉字现代化研究会联合在北京召开“汉字研究座谈会”。参见“《汉语拼音方案》的研究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