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三国演义大辞典

演义文体的典范——《三国志演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三国演义大辞典》第792页(922字)

学术论文。欧阳健作。载《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2期。文章认为:“历代演义”的全新样式,是罗贯中的天才创造。“演义”之说,实为“演”(阐发)经书之“义”的略称。凡阐发六经之义之作,皆可谓之“演义”。“演义”所要探寻的乃经书之“义”,而非“义”的载体——言或事。或因“言”而见“义”,或因“事”而见“义”;言与事都是寻求“义”的途径,而“义”则是寻求追索的最终目标。罗贯中为新创的小说取名《三国志演义》,就是要阐发《三国志》中蕴含的大义。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既将阐发《三国志》蕴含的“义”作为目标,又并非简单地重复史书的陈旧观念;既纠正了《平话》“言辞鄙谬,又失之于野”的偏颇,“同时又并没有离开民间过远”。他将史书“演”为“陈叙百年,该括万事”的小说,真正要突出的是自己欲抒发之“义”。《三国志演义》对刘备的推戴,建立在儒家“民贵君轻”的政治道德观与普通民众渴慕明君的契合点上,这是它的“义”具有久远生命力的第一个基点;对诸葛亮的推戴,建立在士大夫的“行藏出处”的人生观与普通民众赞赏谋略智慧的契合点上,这是它的“义”具有久远生命力的第二个基点;对关羽的推戴,建立在普通民众的“忠义”观与赞赏武勇绝伦的契合点上,这是它的“义”具有久远生命力的第三个基点。凭借刘备、诸葛亮、关公的人格魅力,罗贯中将儒家的“仁民”观、士大夫的“用世”观与民众的“忠义”观完美地融合起来,十分到位地发挥了他所领悟到的蕴含于《三国志》中的大义,赋予《演义》以《平话》所不具备的支柱和灵魂。“义”即是“旨”,即是核心,是目的,是统率全书的精神支柱;而“演”则是明“义”表“义”的手段,是明“义”表“义”的途径。“演”有“延伸”“引申”的意思,即所谓“推演而作之”。罗贯中在吸收平话精华的基础上,参照正史的体系和规模,用通俗流畅的语言进行再创作,实现了“信”和“美”的融浑统一。他创造的“演”义之道,大致有如下形态:隐也,使之显;略也,使之详;淡也,使之浓;散也,使之聚;无也,使之有……等等;也可以反过来说:显也,使之隐;详也,使之略;浓也,使之淡;聚也,使之散;有也,使之无,而恰如其分处理虚实关系,则是其核心之所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