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三国演义大辞典

《三国志宗僚》考辨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三国演义大辞典》第807页(811字)

学术论文。沈伯俊作。载《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收入作者所着《三国演义新探》一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文章指出:嘉靖元年(1522)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和《三国志通俗演义引》之后,目录之前,有一份《三国志宗僚》。明代其他一些《三国》版本,也有一份与之基本相同的名单。长期以来,不少人把它视为《三国演义》的人物表,由此得出“《三国演义》写了四百多个人物”的错误认识,并将这一错误认识写入多种文学史、小说史。文章强调指出:《三国志宗僚》决非小说《三国演义》的人物表。一方面,《三国志宗僚》中的一些人物,根本没有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另一方面,《三国演义》中的许多人物,也没有列入《三国志宗僚》。经过考察,证明《三国志宗僚》只不过是史书《三国志》目录的略微走形的翻版,根本不是小说《三国演义》的人物表,其中所列人物共计508人。由此可见,所谓“《三国演义》写了四百多个人物”的说法,乃是粗枝大叶的产物,完全是错误的。根据作者所着《三国演义辞典》的《人物》部分,《三国演义》总共写了一千二百多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大约一千人。文章还指出:《三国志宗僚》在撮录史书《三国志》目录时,产生了不少错误,这证明它肯定不是罗贯中原作所有。在《三国演义》以抄本形式流传的过程中,为了迎合尊崇史籍,“以史为鉴”的社会心理,提高《三国演义》的社会地位,有“好事者”把史书《三国志》的纪传目录抄下来,置于《演义》卷首,使其在形式上“亦庶几乎史”。这种作法,得到了其他传抄者的认同和仿效,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后来的刊刻者所接受。但这份《三国志宗僚》毕竟与小说《三国演义》头不对嘴,所以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三国演义》时,毅然删去了其底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卷首的《三国志宗僚》。随着毛本《三国》逐步战胜其他版本,《三国志宗僚》也就成了历史的陈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