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三国演义大辞典

“说三分”与关羽崇拜:以苏轼为例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三国演义大辞典》第837页(756字)

学术论文。胡小伟作。载卢晓衡主编《关羽关公和关圣——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关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全文主要从苏轼研究角度,着重分析宋代“说三分”初始阶段的政治、学术和社会原因。分三个部分:1.史观论断:“帝魏帝晋”与“尊刘贬曹”。从宋代史学论及三国史观的转变,尤其是宋室本有“恢复情结”,故自神宗以后开始“尊蜀”,南渡以后民心亦同情于蜀。苏轼曾治《后汉书》,王安石等都曾劝他重修《三国志》,虽然为其拒绝,但从他早年“贬蜀”到中老年“贬曹”和赞誉诸葛亮文看,这一时期宋代史学正统观念正在酝酿转变。2.小说平话:“想当然耳”与“姑妄言之”。苏轼科举时即以“想当然耳”着称,在讲求“言必有据”的宋学中属于另类。在长期的贬谪迁转过程中随遇而安,并不断提出“缘事而作”、“借题发挥”、“跨越时空”、“参与互动”甚至“姑妄言之”的理论和创作实践,实于宋元戏曲平话影响甚大。3.长篇演义:“秤评天下”与“英雄兴废”。北宋“说话”与南宋“演义”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强化了价值判断,着重阐发历史因果中的“义”。偏巧现存北宋有关“说三分”的史料,都与苏轼友朋颇有关系,其中李廌集中还有吟咏关庙的诗作。从剧场史角度分析,北宋“说话”常在勾栏瓦舍作临时演出,而南宋“讲史”已能在固定场所作长篇连续演讲,这与光《资治通鉴》提供了历史因果线索框架颇有关系,这其实在宋人记述中已多次指出过。而南宋说书艺人也每以“秀才”、“解元”等“僭称”标榜。由于宋代文化普及而科举淘汰极为惨烈,部分习儒生员转以说书谋生,这使他们与理学史观保持着天然联系,并成为史学进入民间说唱的顺畅通道。全文增补以后辑入作者关公信仰研究之二《超凡入圣——宋代儒学与关羽崇拜》。

分享到: